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要以输出文化理念为终极目标——文化界人士谈如何打造河池特色文化产业 本报记者 夏 军 特约记者 梁绍恩

河池日报 2012-01-06 09:39 大字

 

在巴马瑶族自治县街头,鳞次栉比的旅馆招牌上,不约而同含“寿”字。这样的“长寿文化”,还渗透到大街小巷里的每件什物里。除巴马外,河池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拥有着许多其他特色民族文化。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全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如何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河池文化底蕴深厚,除“长寿之乡”、“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外,还有“世界地质公园”、“白裤瑶风情”等诸多极为丰富的资源可供挖掘。

“发展文化产业,应有拳头产品,将河池所有文化产业看作一个整体,发展最有特色的产业,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类似于‘先富\’带动‘后富\’,才能扩大河池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巴马县旅游局局长韦秋幸说。

在河池多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巴马“长寿文化”无疑是目前最具活力的文化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1年巴马县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3亿元。一个坊间的笑话传言,在外地一次旅游推介会上,一名游客问河池在哪里?另一名官员回答称在巴马附近。虽为笑话,但巴马影响力可见一斑。

“可尝试以巴马长寿文化产业为重点,吸引游客后,辐射至周边的‘铜鼓文化\’、‘刘三姐文化\’等文化产业,增加这些地区的游客量,同时不断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进行拓展和完善,促进河池整体文化的发展。”韦秋幸说。

多名文化界人士认为,除了发展拳头文化产业外,还要加大具有象征意义商品的开发。

东兰铜鼓厂厂长刘伟说:“

 

以东兰为例,如今铜鼓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是代表河池乃至整个广西的文化符号,也已成为了装饰城市的新元素和收藏家的新宠。除此之外,铜鼓作为旅游纪念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而多年前,游客们在东兰旅游时,却无法找到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刘伟说,近年来,东兰县委、县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东兰铜鼓厂的建设便应运而生,也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东兰“铜鼓之乡”文化产业的发展。

记者在巴马县看到,当地也越来越注重具有象征意义商品的开发,不少来自北京、深圳和南京的大型企业,前来巴马开发文化商品。

针对打造河池特色文化产业,巴马长寿研究所的所长陈进超等文化界人士,则提出一个全新观点:文化产业的打造,终极目标是输出文化理念。

一名文化局干部称,日本动漫产业风靡全球,其产业链甚至占据整个日本GDP的16%以上,

 

且对整个日本社会影响非常深远,几乎所有当代日本人都受其影响,这一文化理念的深入渗透,令人无法望其项背。

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总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好莱坞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孔庆东曾说:“好莱坞便是美国的中宣部。”尽管是一句戏言,却足以警示: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理念的输出。

“如今很多人言及巴马,便会浮出‘长寿\’的念头。我们正是要将这种观念牢固树立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我们要让巴马成为健康和长寿的代名词。”陈进超说。

陈进超认为,如今我们谈起巴马的长寿油、长寿水、长寿火麻等各种商品,这些都是是实实在在的实物,只有来到巴马的游客才能感受,且这种感受是表面的、肤浅的,我们应当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传播一种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让从未到过巴马的人,也能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这才是终极目标。

新闻推荐

巴马那峨路段10天发生6起事故

 

巴马讯

 

1月11日上午,笔者从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凰乡返回县城的路上,在国道323线那峨路段看到一辆大卡车侧翻路旁,所幸无人伤亡。

 

 

 

&nbs...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