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一个老师 肖世清:山村小学的守望者
本报记者 郭妍 通讯员 张恤民 陈保民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从地平线上升起,在洋县槐树关镇洛川教学点,15名学生稚嫩的读书声划破了大山的宁静与安详,在大山间回荡。肖世清正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
洛川教学点位于槐树关镇南部山区,群山环抱,距镇中心小学有20来里路。前些年,这里的群众生存条件差、生活艰苦,由于出行困难,孩子都在本地上学。近些年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加之学校撤并,高年级学生都到了镇中心小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洛川完全小学成为了该镇仅有的两个教学点之一,只保留了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2009年,原来在这里工作的两名教师相继调走,这里的十多个孩子一下子陷入没有教师的困境。大多数老师也不愿到这里来,当时正在另一学校任校长的肖老师怀着一颗对家乡孩子的爱心,回到条件艰苦的教学点工作。
“铛铛铛……”随着清脆的钟声响起,16名孩子的读书声从一座砖木架构的瓦房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给沉寂的山村带来了灵气。洛川教学点一天的教学活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在两间简陋的教室里,16个学生按照学前班和一年级、二年级3个年级划成3大方块坐在一起,一切布置得井然有序。在教室的两侧和后墙上,孩子们自己办起了学习园地,写着古诗,画着小动物,还有手工制作。在肖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四种备课本。他告诉我们,洛川教学点是一个有三个年级的复式教学点。自己要承担幼儿保育和一二年级的全部课程,样样不少,每天都要上七节课。
五年来,他为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读书,他逐个到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学生学习和家庭生活情况,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保证了村里所有适龄儿童走进校园。肖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在全镇领先,一些在外就读的孩子也纷纷转回来了,学生数由当初的10名增加到16名:学前班4名,一年级5名,二年级7名,偏远的村小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肖老师的家离学校只有3里路,但他每天必需住校,保证学校电器等财物的安全。星期天吃过中午饭还得早早到校接学生营养餐料,一周只能在家待一天半,家务农活和照顾老人的事全都留给妻子。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打扫卫生外,中午还得给孩子们做营养餐。16个孩子的中午饭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做好,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在学生到校之前就准备好当天午餐所需的食物,他的妻子每天十点半准时到校给孩子们做饭。学校有7名留守儿童,最远的离校6里路,有5名是他要亲自送回家的。
来往洛川村的是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遇上降雨下雪,山路泥泞不堪。秋季开学一赶上雨季,100多斤重的书本等学习用品硬是从几十里外的镇中心校挑回学校。学生放学就得往回送,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送完学生回校常常是七、八点钟了。
在他的眼里,学生没有聪明和愚钝之分,是一样的可爱。肖森是一个从小就离开父母的孩子,跟着靠捡破烂为生的爷爷艰难度日,厌学,甚至逃学。但他没有放弃,专门为这个学生制定了教育方案,从心理上疏导,有时还和自己住在一块,用更多的时间帮助教育,孩子的学习成绩持续上升,语文、数学成绩均超过镇学生平均成绩20多分……
“只要教学点还有一个孩子在,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肖老师如同一支红烛,35年如一日,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如今老了,但他依然用燃烧的烛光照亮山区的希望。
新闻推荐
群众诉求:第一时间上达、阅办、解决—— 洋县架起服务群众“高速路”
本报讯(通讯员杨国涛蒙刚记者武盾)今年来,洋县在深化民情报告制度过程中,积极探索应用民情在线综合服务平台,让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民情走上了网络“高速路”,使民急、民难、民忧、民怨在第一时间得到解...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