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寻乾县弦板腔发展的新思路杨润生

咸阳日报 2014-06-17 23:13 大字

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据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皮影戏源于秦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其中乾县植根最深、流传最广,1800年前后弦板腔曾与“道情”同台演唱,以后逐渐演变为独台演唱,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成为独特剧种。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

弦板腔早期是从隔帘说书的皮影戏开始的。艺人们将用羊皮、牛皮刻制成的各类戏剧人物,在撑展的纱帘上通过灯光挑动皮影,映像表演。最早的弦板腔皮影总是只有四个人说唱,被群众称之为“四人忙”。当时在关中流传着一首歌谣:“一辆大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四人分为两部分,在纱帘“亮子”前操作挑动皮影兼演唱的叫前手。后面“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敲带鼓弹硬三弦,一个拉二弦折铙钹,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锣、唢呐、大号、小号。后来发展刻有四手、五手、六手等,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自宋以来一直以皮影戏演唱形式在民间世代传承。过去关中农村一般农闲结社,过节和过年欢庆。求神祈雨,乡间庙会、农时即民间祝寿、丧葬祭奠等活动时,大多都演唱板板腔(弦板腔)影戏,在民间久演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地方剧种。“文革”时期弦板腔发展曾一度受阻,直至1978年传统剧目解禁。2006年,弦板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弦板腔进行了首次汇报演出,连续三天场场爆满;2008年,经文体局的多方奔走呼吁,乾县人民政府恢复成立了乾县弦板腔剧团,并每年拨付12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剧团发展。从此弦板腔走上了一条探索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弦板腔保护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尽管如此,弦板腔在发展中始终存在一些严峻的问题,如今剧团一班人都已老龄化,传承人也都年事已高,健康每况愈下。面对当今经济浪潮的冲击,年轻人很少愿意学,加之各种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弦板腔爱好者也在逐年减少,今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必须探索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如何让弦板腔这门古老艺术真正发扬光大?相比之下,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华阴老腔”“皮影戏(碗碗腔)”等又为何能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是项目原因抑或是另有他因?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结合这几年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建议:弦板腔以“皮影”为最古老传统的表演形式,1958年始由乾县剧团搬上舞台表演,尽管舞台表演更加丰富多样,但传统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能够被取而代之。这些年来在弦板腔的保护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只重视弦板腔舞台表演,却忽视了传统的“皮影”表演。两者本为一体,只因顾此失彼,导致如今境况迥异。传统的皮影戏班如今仅剩一家,唯有几人依然孤独、执着地守护和传承着古老的皮影艺术,生存状况岌岌可危。恰恰相反,洋县皮影戏却能走出国门,备受许多国家关注和喜爱。

我们所认同的“落后”文化在西方国家却是何等“新潮”,当然我们认同的他们未必认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和深远!国外都能如此崇尚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何理由不加以珍惜,加以保护?所以我们应把传统的皮影戏(弦板腔)表演作为弦板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舞台表演,实现二者的互补双赢。如何把弦板腔的皮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结合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这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政府的主导机制、社会的参与意识、大众的认知程度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宣传推介至关重要。

如今传统的皮影戏(弦板腔)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发生质的变化,随时都有自生自灭的危险。政府主导甚为关键,可采取政府买单,群众受益的方法开展公益性演出,与此同时不断挖掘传统经典剧目,在丰富并让群众享受文化的同时,通过剧情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寓教于乐为一体,真正体现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以此提升民众的认知程度,唤醒大众参与的保护意识。另外要与当地旅游有机结合,把皮影艺术作为文化品牌进行宣传推广。这样弦板腔才能更好地发展传承,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B)(12)

新闻推荐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 肖世清:山村小学的守望者

本报记者郭妍通讯员张恤民陈保民当清晨第一缕曙光从地平线上升起,在洋县槐树关镇洛川教学点,15名学生稚嫩的读书声划破了大山的宁静与安详,在大山间回荡。肖世清正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老师。洛川教学...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