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政协提案助力恢复生猪生产见实效

各界导报 2020-11-17 06:4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谢昊天 通讯员 黄华云)“全县生猪生产止跌看涨,铁锁关镇集市上的肉价每斤已经大幅回落10元,产业有发展,百姓得实惠,《尽快有序恢复全县生猪生产》这件提案办得实办得好,我点赞!”作为提案者之一的宁强县政协委员卢庆彦,爽快地在《提案办复征求意见表》上签下了“满意”二字。前来协商、反馈办理结果的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委员的‘金点子’像‘及时雨’,为我们破解‘吃肉贵’难题增添了必胜的信心。”

猪肉是宁强居民碗中的千年主菜,民间有“隔天不吃肉,走路打飘飘”之说。去年,猪肉价格冲破30元/斤。“吃不起肉了”“都是强拆养猪场导致我们没肉吃”……街谈巷议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密切关注,经过深入调查后委员发现,2018年全县因环保治理关闭17家规模养猪场、减少饲养量10.8万头,再加上非洲猪瘟导致生猪产量锐减约34万头,猪肉价格日渐上涨,影响牛羊肉、活禽价格跟涨。委员们向群众耐心解释,理顺群众情绪,及时提交提案建言献策,吴君、鲁海、何真富等委员从不同角度,建议稳定畜禽养殖和市场供应。

宁强县农业部门闻讯后,主动同县政协提案委联系提前承接办理,登门和提案人进行沟通协商,认真研究制定办理措施,积极落实提案所提建议,邀请委员看现场、常监督。加强部门协调,科学划定、明确生猪宜养区、禁限养区,规划布局18个养殖小区,优化环保设施配套政策和养殖用地审批程序,推行项目补贴和贷款贴息申报、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服务到场到户,率先解决恢复生猪生产“最先一公里”问题。着力念好盘活、新建、技改、招商“八字经”,新建、扩建、复产规模场累计达200余户,散养添栏3万余户,招商引资2个,产能恢复到2017年的90%。强化化危为机意识,推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支持社会资本、集体资金投资新增产能1万头以上,引导标准化改造新增产能约3万头,指导3个疫情关停场有序复产新增产能5000头以上,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一期投资1.6亿元、育肥20万头的工程正在稳步建设中。持续狠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生猪保险工作,全力化解养殖风险。

截至10月底,宁强县生猪饲养量达37.3万头,预计全年将比上年增长约10%。

新闻推荐

陕西宁强: 第三届天麻贸易洽谈会暨天麻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本报汉中讯(全媒体记者康军)11月6日,被誉为“中国天麻之乡”的陕西省宁强县第三届天麻贸易洽谈会暨天麻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

宁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