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红庙更美 从一个陕南小山村看改革开放40年
本报记者乔佳妮见习记者师念
在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的红庙社区,街道两旁的商店鳞次栉比。不远处的田地里,依地势起伏种着茶树。一抹抹深绿,为这个寒冷的冬季增添了生机,也让红庙社区的村民充满了对来年丰收的渴盼。
这是2018年11月30日的红庙社区。40年前,这里的百姓吃不饱饭,可如今几乎家家盖小楼、户户有汽车。
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与其相距千里之远的汉中市南郑县红茶公社铁匠街生产队(现为红庙镇红庙社区铁匠组)随后也有了类似创举,成为陕南乃至陕西较早实施包产到户的村落。
40年来,从在全省较早实施包产到户到在全市率先发展茶叶产业、新建茶企,再到如今结合“三变”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红庙这片土地上,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改革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让红庙镇的乡村振兴道路愈走愈宽广。
包产到户贫困村不再没粮吃
接受了多次采访,李云山对那段包产到户往事的记忆也愈加清晰了。
今年76岁的李云山,是红庙社区的村民,也是当年铁匠街生产队的队干部。
20世纪70年代的铁匠街生产队,还是红茶公社(今红庙镇)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当时国家规定的人均口粮是520斤,我们村才300多斤,粮食根本不够吃。”11月30日,坐在家中的火炉旁,李云山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一到过年,村上干部都要到山区村借粮。‘日无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说的就是那时的事。”
改变,发生在1979年。
这一年,当过兵、有文化的李云山当上了队干部。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底,刚上任的李云山失眠了。“为啥大伙干活都是出工不出力?”
“为啥自家庭院的那点地管理得总比集体的好?”连问几个为什么后,李云山决定,改变现有的上工模式。
与村干部肖长贵以及村民代表多次“密谋”后,1980年开春,李云山连同36户村民在包产到户的“合约”上摁下了手印。“为了不惹人注目,我们决定先动坡地,不动水田。”李云山说,如此决定,也是因为坡地有树木作掩护,不显眼。就这样,铁匠街生产队的坡地率先实现了分田到户。
改革迸发出的活力,让这个贫穷的生产队发生了巨变。当年,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就有了大幅提升,村干部再也不用过年借粮了;大伙干活也更积极了,不用吆喝,个个上工早了,回家晚了。
但铁匠街生产队的做法也遭到了非议。直到1982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李云山以及支持包产到户的各级干部才终于放下了心。
当年年底,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告别了没粮吃的历史。1983年年底,全省99.2%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兴办茶企汉水银梭创出品牌
如果说包产到户是红庙的第一次改革,那么发展茶叶产业、兴办茶企则是红庙的第二次改革。
铁匠街生产队所在的红茶公社早在1958年就被划为汉中市的茶区。“早些年,人都吃不饱,哪还有精力管茶树。茶树也多是在坡地上零散种植。”回忆起早期村上茶叶发展的情况,红庙社区村民、时任红茶厂厂长的丁远成坦言。
1984年,铁匠街生产队分田到户后,距离村子较远、地力较差的8亩坡地一直没人要、没有分。不再担任村干部的李云山主动承包了这8亩坡地专心种茶。
彼时,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允许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但承包他人土地发展产业还是比较少见。“那时,人们把土地看得比命还重要,我也是想着多条腿走路,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刚好集体的8亩地没人要,我就承包了。”李云山说,当年,村上跟他约定,一年上交400元,剩余所得都是他的。就这样,李云山带着家人开始在空地、田坎上补种茶树,精心务茶。
也是这一年,红茶公社开始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引导鼓励村民积极种茶。不愁温饱的村民从福建、安徽等地引入10多个新品种,补种茶树、改良品种,整个红茶公社的茶产业发展起来了——茶园规模由小到大、茶园管理由粗放到精细,茶叶品种也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化。
1985年,红茶公社种植的茶树已经达到3000亩,年产茶叶8.5万公斤,产品包括毛峰、南湖特炒、汉水银梭等。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红茶公社出资建起了全镇乃至全市最大的茶叶企业——红庙茶厂。当时几乎家家有茶园,每年4月收茶季,前来交茶叶的人从早上排到晚上,从收购窗口一直排到厂区外上百米。
20世纪90年代初,红茶公社已经拥有6家茶叶企业,生产的茶叶产量高、品质好,畅销西北五省区,一年下来收入就达五六十万元。红茶公社的茶叶先后荣获10余项国内大奖。那时远销美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汉水银梭茶叶便是如今的汉中仙毫。
多业发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红庙镇再次探索改革之路,依托茶叶产业,以“三变”改革为基础,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双赢。
11月30日,气温骤降,但位于红庙镇喜神坝集镇的喜神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区内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为设备进厂做着相关准备工作。
“我们公司现有茶叶基地6600亩,带动农户3032户9960人,其中探索建立的‘企业+扶贫互助合作社+农户’模式,搭建起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实现我们和农户合作共赢。”公司负责人陈强坦言。
不同于喜神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单纯生产茶叶,红庙镇的罗帐岭村则凭借着紧邻红寺湖景区、光雾山景区的地理优势,以茶园观光为基础,以茶文化传承为重点,计划引资1.1亿元,打造集茶园观光、茶叶加工、餐饮、休闲、民宿等为一体的茶园综合体。
红庙镇驻村干部周超介绍,罗帐岭村茶园综合体项目共涉及茶园500亩,辐射周边茶园3万亩。建成后,项目将带动罗帐岭村及周边镇、村5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实现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罗帐岭茶园综合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三变”改革,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工厂/扶贫工厂+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加入新型经营主体,以土地、资金、劳力入股等多种方式分享发展红利。目前,罗帐岭村建成村级电商平台1个,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吸纳社员300余户,带动周边农户户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
如今更多的资本涌向红庙镇,在乡村振兴中找寻发展的商机。而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红庙镇一路走来,也有了不一样的“颜值”: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亩,茶叶加工企业有12家,年产茶叶1700余吨,产值达2亿元。2017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3.8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红庙镇的发展,也显示了全市农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汉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超过209亿元,农业经济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新闻推荐
本报汉中讯(张敏岑洋记者陈卫平)入冬以来,南郑区通过连续举办“五编”(棕编、藤编、扇编、竹编、手工艺编织)大赛,在各乡镇掀起...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