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郑撤县设区新闻发布会在汉中举行 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2014年第23位、2015年第18位、2016年跃居第17位

阳光报 2017-09-27 01:09 大字

9月26日上午,汉中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南郑撤县设区相关消息。发布会由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永春主持,南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宏伟对外发布消息。

记者 邢静涛 文/图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汉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8月1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同意汉中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9月8日,汉中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同意南郑县撤县设区的批复》,同意撤销南郑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以原南郑县的行政区域为南郑区的行政区域,南郑区人民政府驻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将于9月28日上午举行南郑区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南郑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与四川省通江、南江、旺苍三县接壤,总面积2824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288个村、19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6.8万人。

南郑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从公元前451年秦厉共公伐楚,派左庶长筑城南郑后,至今已有2468年的历史。刘邦、萧何、陆游、何挺颖等杰出人物都在此留下了厚重的足迹,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被联合国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域内资源丰富,矿产、生物、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南湖、红寺湖为代表的水体景观,以黎坪景区为代表的石林奇观享誉省内外,小南海天坑群开发潜力巨大,素有“国画长廊”之美誉,是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

近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下,南郑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2014年第23位、2015年第18位、2016年跃居第17位,为撤县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南郑撤县设区是聚合各种发展要素,深化中心城区互联互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扩大汉中市区发展空间,有利于汉中“双百”城市建设,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统筹、城乡一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郑撤县设区,标志着南郑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南郑撤县设区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审议南郑区成立事宜。

南郑振奋精神、改革创新,及时制定印发了《南郑县撤县设区工作实施方案》《南郑县撤县设区社会稳定工作应急预案》,迅速展开了前期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全区科学发展、追赶超越。

一是强化了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谋划并积极实施汉山和南湖综合开发、黎坪旅游公路、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工程等一批大项目,以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二是聚焦城镇建设,建管并重提升品质。着眼于汉南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龙岗大道、棚户区改造、汉中市奥林匹克公园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河坎、梁山、汉山三大片区融合发展;三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进一步加大了民生投入,办好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深入实施倍增工程加快农业追赶超越 ——汉中市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张舒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倍增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农业倍增工程和十大基地建设统揽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立足产业促转型,拓展链条增效益,紧扣目标不放松,传导压力...

南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