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入实施倍增工程加快农业追赶超越 ——汉中市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侧记

汉中日报 2017-09-26 17:42 大字

本报记者 张舒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倍增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农业倍增工程和十大基地建设统揽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全局,立足产业促转型,拓展链条增效益,紧扣目标不放松,传导压力促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奋力实现农业追赶超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8.8亿元,一产增加值增速5.1%,位居全省首位。

加快十大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经营主体

在产业发展上,汉中市围绕打造“10个全省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基地规模,调优产业结构,水稻、油菜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118万亩、116万亩和50万吨、17万吨以上,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一;茶产业快速发展,基地面积达到100.2万亩,产量近4万吨,面积产量居全省茶叶主产市之首;生猪饲养量664万头,出栏405万头,是西北最大的生猪饲养基地;食用菌、猕猴桃、魔芋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51亿袋、7万亩、31万亩。累计引进新技术431项,自主开发新技术110项,引进农作物、畜禽、水产及经济林新品1165个。十大基地建设呈现出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区域特色不断彰显,新增长点加快形成的良好态势。

作为构建倍增工程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抓手,汉中市坚持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增强经营主体的实力和活力。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13家,销售收入120亿元。4家企业先后在上海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挂牌或上市,开启了汉中市龙头企业进军金融市场新篇章。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9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783个,家庭农场、职业农民从无到有,总数分别达到772个、2923个。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有力提升了农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加快融合三次产业

近年来,汉中市立足资源优势,遴选特色产品,强势开展市场营销推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一江清水送京津”契机,组织龙头企业抱团出击,与北京农委、天津农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邀请京津大型企业集团来汉考察洽谈,大唐西市集团30亿元田园综合体项目落户汉中市,上海鹏欣集团2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开展茶叶品牌万里行、“丝绸之路大篷车”宣传,与韩国、新西兰等企业达成多个出口外销合作协议,禾和公司与新西兰佳沛公司共建5000亩国际产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奇峰果业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地,鹏翔公司茶叶实现陕茶首次出口。

在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同时,汉中市还积极创新农产品流通业态。市级以上园区中全产业链开发的达53个,园区农产品深加工比重占到32%,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示范样板。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总数占比达70%,建成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2个,示范镇3个,示范企业1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点)达到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中国美丽田园5个,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27个。立足一产接二连三的立体式融合发展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力实施产业扶贫

在发展路径上,汉中市以南郑水稻、西乡茶叶、城固猕猴桃为重点,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水稻上,坚持“多元主体参与、模块示范引领、区域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茶叶上,突出“质量、效益、品牌、安全”目标;猕猴桃上,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东扩南移”战略,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转型升级、追赶超越树立了典型样板。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达到5万多亩,茶叶清洁化生产线81条,茶旅融合示范基地31个,猕猴桃面积7万多亩。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作扎实推进。

脱贫攻坚战总体打响以来,汉中市先后出台了《产业扶贫规划方案》《加快脱贫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建立了到村、到户脱贫产业台账;组建了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专家服务团,深入镇村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指导;总结推广“企业建园、农户管理”的茶产业脱贫模式和食用菌“集中制袋、分户管理”及“农户发展、企业托管”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等。积极倡导经营主体投身脱贫攻坚,全市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的新型经营主体共计895个、带动贫困户48370户,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覆盖面达62%。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产销对接不断深化

上半年,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座谈会、现场推进会、政策宣讲会,立足产业扶贫和追赶超越工作,深挖农业资源优势,着力畅通循环链条,从结构优化、加工提升、品牌打造、市场开拓、金融支持、龙头培育等多个环节综合发力。总结推广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鹏翔”模式,配合市投控集团建立基金项目储备库,不断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水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工作深入推进。

下一步,汉中市将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和“农业倍增”的安排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五新”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农业倍增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三市建设和追赶超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莲藕产业脱贫 贫困户年均增收7000元

9月8日,南郑县梁山镇荣国村贫困户在流转的田地里采挖莲藕。该村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采取“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连片发展莲藕种植,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家门口务工获得...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