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大洪水是如何预测出来的
8月18日,在泾阳张家山水文站,水文工作者郑晓宏正在吊箱上测流。 齐卉摄
本报记者 齐卉 实习生 王丽娜
自古以来,洪水灾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人们常常把洪水与猛兽相提并论,可见洪水的危害之大。为防范洪水带来的危害,陕西省有一支专业的水文队伍,常年坚守在危险的岗位,及时预测发布信息。当发生暴雨上游出现洪水时,及时根据洪水形成和运动规律,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到达下游某断面的洪峰重现时间和洪峰流量,这就是水文洪水预报。要准确预报洪峰流量,其难度和风险要远远大于气象预报,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狂风暴雨中最美的“身影”
今年6月26日8时至7月1日8时,陕西省汉中、安康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降雨导致汉江及其支流冷水河等23条河流、30个水文站出现洪峰68次,其中6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洪峰11次,2条河流出现超保证洪峰2次。
6月28日深夜,除了设在沮水河滩边上的汉中茶店水文站,周边一片漆黑。42岁的女站长王静,披着雨衣,迎着暴雨,拿着手电,急匆匆不断往返在河道与水文站之间,测流、取沙、报水位、察水情、填报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漆黑夜晚,挡不住她深一脚浅一脚的步伐。此时此刻,周围村镇的群众早已进入梦乡,唯有王静,义无反顾地忙碌着。每个有雨的夜晚,她都是这样,在狂风暴雨中展现出最美的“身影”。
方便面,是每个水文站必不可少的物资。“暴雨来的时候,常常忙得一天都吃不上饭。”王静说,即便是不下雨的夜晚,深夜2点测流也是每日必需的工作,按点测流,绝不能晚一分一秒。睡不好觉,吃不上饭,对王静来说“都不是事”。但对于一个常年与河水打交道的女同志来说,来例假那几天的涉水测流是很烦恼的。“河水淹到了大腿根,肚子再疼也要坚持准确测流。”
风里来,雨里去,是水文人的工作特摄点,暴雨、洪水,就是他们出征的号令。据悉,全省共有水文站197个、水文工作者652人,常年战斗在一线的330人。每每狂风暴雨时,都能看到他们最美的“身影”。
危险阻止不了求实的脚步
“洪水涨到哪里,我们就要测到哪里……”6月28日,接到上游汛情电话的汉中三华石水文站站长闫明顺,立即带领增援的同事奔赴水文站的监测断面卢家沟大桥,投入到紧张的测流工作中。
28日8点到14点,上游的回军坝雨量站传来消息,6个小时降雨量达140毫米,强度之高,雨量之大,令人吃惊。此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河道里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夹裹着冲毁的农作物、洗衣机、电冰箱,甚至连根拔起的大树,从上游汹涌而来。风力之大,让他们站立艰难,洪水和漂浮物撞击着桥墩嘭嘭作响,令人触目惊心。稍有不慎,就有被大风卷入河里的危险。
又有消息传来,上游不少农作物、民房被冲毁,2座电站被冲毁……
当日,从12:30到15:30,3个小时河水就从900立方米每秒上涨到1840立方米每秒峰顶,平时7-8米宽的水面顿时变成150多米宽的奔腾咆哮大河。暴风雨中,手中的伞根本无法打开,精密仪器需要重点保护,闫明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测洪水,并及时将洪水信息用手机发向下游汉中水文站、市水文局和当地政府部门。
电闪雷鸣中用手机,就相当于手中拿着一个炸弹,随时都可能引来雷电袭击。但为了及时传递信息,他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直到17:30,大水退到1000立方米每秒以下,他们才松了一口气。此时,大家个个像只落汤鸡,一天还没有吃饭的他们,才感觉到了疲惫和饥饿。
虽然灾情严重,但由于水文情报的及时准确,镇上及其沿河逾万人得以及时转移,无一人伤亡,受到防汛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赞扬。
危险,时常伴随着陕西水文人,但在危险的背后,却是他们严谨求实的脚步。
多项指标分别位居全国前列
由于科技的制约,水文测报设施一直十分落后。加快实现水文现代化,是陕西水文人不懈的奋斗目标。
地处南郑县的三华石水文站站长闫明顺,从事水文工作36年,对过去的水文测量记忆犹新。
“1982年11月深夜的一次测量,由于设备故障,我被困在吊箱里,从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6点,整整7个小时,浸泡在河面上下不来。”闫明顺回忆那晚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大风吹得呼呼响,吹得我就像秋千一样不停摇摆。被救下来后,3天里躺在床上都觉得山摇地动。”
“现在,这样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闫明顺说,从过去的羊皮筏子到钢板测船,再到今天的全自动化缆道测流;从吊箱简单的手拉式到现在的循环升降自动化;从观测雨量的雨量筒到现在的固态存储雨量计……水文测报设备早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测量1次,5个人至少要2个半小时,如今2个人2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已形成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能基本控制省内江河湖库等水体水文特征的水文站网体系,水文信息自动采集率达到85%以上,测站水情信息到达省防总、国家防总30分钟时限内传输率达到99%,网络传输率达100%,分别位居全国前列。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云鹏)入冬以来,南郑县把城乡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事关稳定的大事,以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为依托,及早部署,妥善安排受灾、困难群众冬春生活,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过冬、温暖过...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