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姓永远记住他 ——追记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文书胡万春

陕西日报 2015-07-31 21:51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志明 本报通讯员 刘云鹏

6月28日,猛烈的山洪冲进农家、公路毁坏、农田淹没,地处大巴山深处的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遭受特大洪灾。

山洪肆虐后,西江村群众失去了财物,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们还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好儿子、好干部。

从这天起,一个普通的名字被人们口碑相传,被群众牢牢记住。从西江河边到汉江之滨,这个名字像一面旗帜,鼓舞着全县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灾后重建的信心。

他就是胡万春,南郑县碑坝镇西江村文书、青龙组组长。山洪突发,在集体利益和群众安危面前,他用忠诚与无私,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洪抢险的坚强柱石。

暴雨中最忙碌的人

那天清晨,一阵盖过一阵的响雷把睡梦中的胡万春惊醒,大雨倾盆,顷刻间天地白茫茫一片。这时,胡万春妻子跑来说,自家老房后墙山坡垮塌,土坯房经不起雨水浸泡,房屋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胡万春急忙拿起锄头挖排水沟。9时许,排水沟还没有挖完,接到村民张富荣的告急电话,“胡文书,你赶紧来帮个忙,我家马上就要被山洪冲垮了。”张老汉家房后就是青龙堰堰渠,老两口子女在外打工,眼见家里涌进30厘米深的洪水,情急之下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面对群众的紧急求援,胡万春找来塑料布将土墙围起,草草做了处理,披块塑料布,戴上安全帽,顶着瓢泼大雨,匆忙冲向张富荣家的方向。经过蔡家河坎时,只见拱涵口一棵树堵着洞口,洪水夺路奔流,漫过桥面足有1米,严重威胁到该村烟叶烤房、通村公路安全。

“赶紧过来搭把手,洪水太大,一定要把拱涵整通,不然大家辛辛苦苦修的路就完了。”胡万春立即打电话叫来村民朱以鹏、李长红。朱以鹏、李长红先是用力推了推树干,可树干卡得太紧纹丝不动。胡万春用手抹去脸上的泥水说,“你们快去搬石头做成挡墙,把路上的水引进河道。”胡万春见山洪越来越大,通村路眼看就要冲毁,张富荣的求救电话不断打来,千钧一发之际,胡万春跨步冲上前,用肩膀使劲抬动树干。树干突然松动,拱涵口洪水喷泻,强大的吸力将胡万春卷入落差足足有70多米的涵孔外山谷河道。朱以鹏、李长红见状沿山谷河道直追到西江河口,始终不见胡万春的踪影,至今下落不明。

 对群众天生热心肠

村文书是农村基层最辛苦的职务,胡万春却干得有滋有味、毫无怨言。他常说:“我办不了啥大事,能为乡亲们跑腿服务,大家满意我就知足了。”

9年来,胡万春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好事实事700多件,件件群众满意。“胡文书,能不能到我家来趟,我想给你添个麻烦。”去年5月,家住半山坡78岁的汪忠李老人行动不便,办理养老补助开户存折时,给胡万春打去了电话。一个多小时后,让老人非常吃惊,胡万春出现在他家里。录取了汪老汉的个人信息,到镇上填完各类表册,办好开户存折,又步行一个多小时,送到老人手上。

这样的事每年他要遇到数十起,不光要跑腿,有时还要垫钱。村民杨涛去年种植烤烟20亩,在烘烤过程中缺乏技术,价值1万多元的第一炉烤烟全部报废。地里的烟叶急需采摘烘烤,错过季节投入的3万多元就会打水漂,作为一个农民他哪里亏得起,杨涛茶饭不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有人建议他去找胡万春,“都在忙着烤烟,哪家耽误得起这个时间呀”,杨涛说。万般无奈时,杨涛十分忐忑地拨通了胡万春的电话。随后的两天两夜,胡万春手把手给杨涛传授烘烤技术。当杨涛卖掉烤烟,领到6万多元现金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胡文书,太感谢你了!没有你的帮忙,我不知道要奋斗多少年才能爬起来。”

该村要修洋河湾到青龙寺约1.6公里的水泥路,急需一万元的经费才能破土动工,胡万春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愿意垫资一万元。村民朱以鹏夫妇去汉中检查身体,父亲突然去世,他找来20多个村民帮助料理后事。村民陈开富农田被电站引水渠冲毁,他一趟又一趟去找电站老板协调,争取赔偿金4000元……

家庭里真正的顶梁柱

胡万春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兄弟俩相依为命打拼多年,好不容易都成了个家。1993年,胡万春的哥哥拉着木头运往集镇,由于路窄不慎翻车。胡万春东拼西凑借了三千多元,把哥哥送到医院。住院40多天,胡万春天天陪护着哥哥,照顾得无微不至。

哥哥的命保住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重体力活都干不了。2007年,灾难再一次降临到哥哥家,嫂子患乳腺癌不幸病逝,哥哥家的重担又一次落到了胡万春身上。种植烤烟是个辛苦活,尤其是收获季节采摘、分拣烘烤持续2个多月。哥俩37亩烤烟全是他一背篓一背篓背回家,烘干后还要运到5公里以外的集镇去卖掉,然后把钱交到哥哥手中,就连哥哥家的油米酱醋胡万春也亲自送上门。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一晃就是8年,弟弟当起了“大哥”支撑起两个家庭,成为村上人人夸赞的一段佳话。

兄弟情深传佳话,哺育晚辈情更真。哥哥的女儿邵秀梅2岁时母亲去世,胡万春和妻子田良丰商量把小秀梅和自己的小儿子一起送到镇上租房供他们上学,田良丰负责接送和做饭,后来自己在街边修了新房,小秀梅还分到了一个单独卧室。回想起这段求学经历,小秀梅说:“二爸给我辅导功课,二妈给我买学习用品,给我做饭洗衣服,从幼儿园到三年级一直是这样”。“这件衣服是二爸去年从汉中给我买回来的,我一直舍不得穿。

致富路上引路人

青龙村民组是该村最边远的一个高山小组,全靠耕种贫瘠的山地赖以生存,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有的村民穷得连理发的钱都掏不出来,家里经常多日不闻油荤。

1999年,碑坝镇引进烤烟生产项目,胡万春眼前一亮看到了致富希望。他在村里带头种起4亩烤烟,一季下来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在村里成为爆炸性新闻。

过上好日子的胡万春牵挂着本村的其他人,他主动找到村民朱以鹏说,“烤烟是个好项目,明年我带你一起种,技术我包,赚了钱是你的,亏了算我的。”老朱喜出望外,第二年开春早早腾出4亩地,一株一株种下了全家的希望,当年收入4000多元。数着一张张钞票,老朱激动了好几天。

胡万春帮扶的7户村民中,每年种烤烟160亩以上,产值80余万元,户均10多万元,家家脱了贫,西江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村,人均年纯收入9280元。胡万春先后被评为县级党员示范户、党员带头人、科技示范户。

近日,汉中市委授予胡万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新闻推荐

一场场大洪水是如何预测出来的

8月18日,在泾阳张家山水文站,水文工作者郑晓宏正在吊箱上测流。齐卉摄本报记者齐卉实习生王丽娜自古以来,洪水灾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人类的侵害。人们常常把洪水与猛兽相提并论,可见洪水的危害之大...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