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回乡,求突破办起农村电商服务超市 粟茂林:把我们更好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
粟茂林自己购买了烘干机,把收购来的蘑菇烘干处理后再网售。记者汤世亮摄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龚坤林
11月7日,在资源县中峰镇大庄田村一间标有农村电商服务点的出租房里,26岁的粟茂林正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各类特产。自从今年8月份与人合伙在村里开起这家农村电商服务超市以来,粟茂林感觉自己比以前干扶贫工作更忙了。由于刚开张就是秋收季节,接单、提货、打包、发货等一揽子活让粟茂林腰都直不起来。但看着开业两个月营业额就已突破15万元,粟茂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一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到成为全镇脱贫攻坚的领路人,粟茂林凭借着自己的执着与坚持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变。
1993年,粟茂林出生在中峰镇官田村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患有糖尿病,不仅干不了重活,一个月吃药打针还要花去好几百元,家里的农活只能依靠体弱的母亲一人支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2012年,粟茂林考上玉林师范学院,一年近2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更是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2015年,粟茂林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官田村的贫困户。“多亏有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粟茂林满怀感激地说。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大学毕业后粟茂林没有选择去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了中峰老家,在中峰扶贫站做了一名扶贫志愿者。“很多人都想在城市里工作,但国家扶贫农村更需要年轻的人才,我是农村出来的,对于那里人渴求脱贫的愿望感同身受。”粟茂林告诉记者,当初他选择回农村工作,家人都极力反对,认为他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却又要回到山旮旯里“啃泥巴”,大学是“白读”了。
但粟茂林却不这样认为。大学期间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同时他也十分关注国家的“三农”政策。看到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粟茂林觉得中国的农村将迎来新的变化,回农村也是大有自己发挥才能的空间。就这样,从2016年12月起,粟茂林就在中峰扶贫站开始了他的扶贫志愿者工作生涯。之前,这里都是一些老同志,对于电脑操作不是很熟悉。粟茂林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我的主要工作是调查核实贫困户的信息和填写录入信息。”粟茂林告诉记者,虽然工作看起来简单,但中峰全镇贫困户有400多户,要填写核查的材料堆积如山。20出头正当青春年华,当别的同学在向他炫耀性地描述外面灯红酒绿的生活时,粟茂林却只能成天“埋藏”在一堆堆枯燥的文字和数据里,与窗外的蝉鸣蛙叫为伴。“既然我选择了这个工作,我就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粟茂林说。
两年多的一线扶贫工作不仅练就了粟茂林沉稳扎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让他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如何引导村民脱贫致富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这里农副产品多,而且很多都是原生态的,但就是经常遇到卖不出去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粟茂林决定尝试与“农村淘宝”合作,在中峰集镇上开一家电子商务服务点,专门负责销售中峰本地的土特产。
心动不如行动。今年8月份,扶贫志愿服务到期后,粟茂林便向亲戚筹借资金10多万元,在中峰集镇上租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门店,并与集镇上的几家果蔬销售商合伙成立了资源县农聚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粟茂林的公司一成立,就有许多农户慕名前来,希望他的公司帮助自己销售农产品。当天,记者在他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看到,货架上摆满了中峰当地的土特产:干笋、猕猴桃、土蜂蜜、竹筒酒、蘑菇、吊瓜籽、红薯干等,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有了他的这个电商服务点,我家的猕猴桃也好卖多了。”当天,正在店里跟粟茂林结算的中峰镇社岭村村民颜鸾秀高兴地说。颜家种植红星猕猴桃5亩多,一年猕猴桃产量近1万公斤,光靠本地销售根本不行。“今年他们帮我卖了5000多斤,帮了我一个大忙。”颜鸾秀满怀感激地说。而在蜜蜂养殖大户张家权看来,粟茂林的电商服务点不仅扩大了中峰本地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也让农户腾出手来专攻农产品的质量,树立起中峰农产品的品牌,让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对于农户的感激,粟茂林总是一笑置之。“能真正帮助到他们是我最大的心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附近的农户解决一下销售问题,让他们多一个销售的渠道,把我们更好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让全国更多的人能够尝到我们资源的优质农特产品。”粟茂林说。
新闻推荐
酒过三巡 醉酒男执意驾车送同伴 命丧归途 家属起诉酒友索赔13万 法院判决:一名同行酒友承担赔偿责任 其余不知情两人无责
经营餐馆的男子李某在参加厨师张某的饭局后,意犹未尽,又邀约餐馆内收银员王某及朋友龙某续摊。酒过三巡后,已有醉意的李某执...
资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