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掏腰包修山路的好人——— 访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继周

桂林晚报 2017-07-04 10:53 大字

吴继周记者游拥军摄

他是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原本从政府机关退休后可以在城里颐养天年,但他却放不下农村老家那条还没有通车的泥泞路,毅然回到农村。回村19年,他自掏腰包修了3公里的通村公路,用自己的退休工资为村里20多户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这位在村民眼中看来有股“傻乎”劲的老人,就是资源县林业局退休职工吴继周。2015年9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吴继周头发虽已花白,但身体还很硬朗,耳聪目明。1996年退休后,他不顾儿女的反对,决意回老家跟继父继母一起吃住。“这么多年我在外工作不能照顾他们,现在我退休了,他们又不愿意来城里生活,我自然要回去陪他们。”吴继周说。

当初选择回到瓜里老家,除了尽孝道外,吴继周的心里还有件心事,那就是从燕子石屯到鱼塘冲(白竹村的一个地名)的那条山路还没有通车。

从吴继周老家所在的燕子石屯到隔壁的白竹村鱼塘冲有3公里的山路,吴继周没有回来之前,这是条只能供人步行的泥泞山路,汽车摩托车都无法通行。平日里,村民要外出只能绕道梅溪方向,十分不方便。

吴继周从小在屯里长大,参加工作后,他每次回老家,都要背着行李走这条3公里的山路,可以说是深受泥泞道路之苦。“那条山路我走了一辈子,再也不想走了,也不想让后来人走得那么辛苦。”吴继周说,这是他自掏腰包修路的初衷。

吴继周说,他的继父之前是白竹村的村干部,当年就有修通燕子石屯通往瓜里乡公路的想法,但限于经济条件,一直都没有实现。后来瓜里乡至白竹村的公路修通了,而剩下的3公里山路却成了燕子石屯和大料屯两个自然村村民出行的“天堑”。

“前面那段路都修好了,我们后面的为什么还不能修好呢,我有生之年一定要修通它。”吴继周说。就此,他下定决心,并付诸行动,将路修通。记者庄盈

新闻推荐

建行广西区分行多措并举服务小微企业 系列创新产品解决融资难题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廖敏)6月28日,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与南宁市政府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联合举办“南宁市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推介会”。多家企业现场与建行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或贷款意向合同。近...

资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