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层焕发新活力 ——我区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之观察

广西日报 2014-02-28 12:07 大字

本报记者 许丹婷 本报通讯员 黄光曦

核心提示:在经济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增多、管理难度加大的今天,如何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我区各级民政部门在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切实发挥社会工作者队伍、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建设,为推进城乡社区自治和社会自治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探索出新的途径。

1 破解社区发展难题 让群众得到更贴心服务

【现场直击】1月23日,柳州市柳南区900多名社区网格员每人都领到了一台网格化手持终端机。

“有了这个终端机,我们社区网格员可以对分管的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数据、信息监控。社区内小到环境卫生、居民矛盾,大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通过手机一键上传,就地办公,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一名社区网格员告诉记者。

社区网格化手持终端机的配发,标志着柳南区在我区率先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的提升。据了解,该区从2009年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并在全区各职能部门和8个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全面运行,打破社区传统的工作模式,社区服务和管理做到责任到人,部门业务更多地融入到社区网格中。

为破解社区发展难题,柳南区还打造了社区管理的6S模式,即“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促进社区民主管理、引导社区居民自治、推进社区体制改革、扶持社团组织发展、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通过培育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意识,推进社区民主管理进程,促进社区的去行政化,实现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目前,柳州市完成了柳南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创建申报。

【视线延伸】“当前,我们就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机制,把工作精力和重点更多地放到社区,把各种工作力量集中到社区,把各种服务资源整合到社区,加快推动城区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在社区得到落实。”自治区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蒙昭平对记者说。

全区各地围绕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纷纷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南宁市以建设“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监督委员会、社区服务站”的“四位一体”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试点为内容,打造让居民群众享受政府直接管理到社区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和社区承诺做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限时办理”;玉林市玉州区则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推进社区“两化”(党建区域化和社会管理区域化)管理,规范“四个流程”(民情采集、限期服务、反馈回访、监督落实),推行“五大服务”(阳光服务、网格服务、限时服务、爱心服务、志愿服务),总结提炼出一套“两化四流程五服务”工作模式……

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引发农村发展“第二次革命”

【现场直击】2月24日,正是贺州市钟山县最大的民俗节日“惯节”。一大早,钟山镇城东社区居民和桂剧爱好者自发组织编演了《赌徒从良记》。

“很久没有看桂剧了,社区以这种形式做法制宣传,既能让我们观看表演,又能学到法律知识,我们觉得很新鲜,很喜欢。”社区居民王大妈边看节目边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表演人员来自城东社区,都是退休老人,自发组织成了社区小剧团。他们自己动手改剧本、设计唱腔。这次表演的《赌徒从良记》正是表演人员根据当前社区存在的问题,结合身边的人和事编写出的稿本。

这是贺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贺州市大力建设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开展“五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创新了农村社会治理模式。该市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围绕经济建设,让村民职业非农化;围绕政治建设,让村民自治民主化;围绕文化建设,让村民思想观念现代化;围绕社会建设,让村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让村民生活环境园林化。全市在试点农村社区整合相关项目中相继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

【视线延伸】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与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一体化格局的新要求。有人说,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我区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桂林市资源县率先开展这项工作。近年来,资源县通过建成一批村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随后在全县推广。截至目前,该县建有170多个农村社区,覆盖10多万人。该县创新的农村村民理事会这个模式也在全区其他地方推行。

据自治区民政厅透露,不完全统计,全区已经建有1000多个农村社区,有效地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与群众自我服务相衔接。

3 基层民主深入推进 让村民享受更多自治

【现场直击】村寨整齐划一,楼房错落有致,村子里没有乱堆的杂草和木头,整个村貌给人感觉整洁有序;在田间地头,当地村民们还用水泥砌起专门堆放农药瓶、包装袋等农业垃圾的堆放池,并竖着严禁乱丢农药瓶的警示牌……

这是记者在宜州市安马乡木寨村中寨屯所见到的景象。问起当地村民为何能有如此好的村容村貌,他们告诉记者,当地党群理事会发挥基层党组织引导作用,推动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党引民办、群众自治”。

据了解,宜州市通过党群理事会的基层民主机制,深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让主体责任、自主权和受益权回归群众,让村民们自我改善农村环境,实现“要我做清洁”向“我要做清洁”的转变。

不仅如此,木寨村中寨屯还将村容村貌写入村规民约,从道德规范、卫生习惯、垃圾处理、村道保洁、评比整治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广大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大幅提高,做到家家户户参与、邻里相互监督、月月进行评比,实现在村内进行垃圾分类、及时收集和无害处理,村规民约在清洁乡村活动中得到有效落实。

如今,宜州市共有2180个自然屯、970处水源和水塘、58万亩耕地得到了清理,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视线延伸】“基层民主自治主要是通过加强基层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来实现。目前,这四个民主作为制度已经建立起来。”蒙昭平介绍说。

他表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是目前要推动的重点。比方说,我区在农村广泛建立的党群理事会就是一种有效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好形式;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则是推进民主监督的载体。目前,全区88%的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去年,结合我区实际,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层民主自治的深入推进,自治区民政厅还配合自治区美丽办下发了《关于完善村规民约 建立清洁乡村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起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长效机制,90%以上的村都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

新闻推荐

资源办班提升综治干部素质

本报资源12月12日电今日,资源县举办综治信访维稳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邀请市、县专家为200余名综治信访维稳干部授课,培训内容主要有依法治国、禁毒等方面理论法律知识,以及村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资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