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多风情
本报记者 覃 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957.56万,占总人口的37.94%,有着丰富、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而民族体育是体育系统中最绚丽多彩、最具文化艺术性的部分。
在河池,红水河民族体育欢乐节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如罗城仫佬族的竹球、宜州的捞鱼乐、都安的喇叭球等记者都还是第一次见到。捞鱼乐是宜州市北牙瑶族乡水族民间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时两个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队捞到的鱼多,哪个队就获胜。仫佬族竹球比赛双方分别要把竹球攻入对方球门竹篓内,两队队员必须 “一对一”地用丝布腰带系在一起,两人可相互拉扯来制约对方的攻防和争抢球。都安自古盛产桐油,竹喇叭是瑶民古时收桐果的工具之一,以木棒打果枝,以竹喇叭接果是瑶民的一种劳动技能。将桐果打向高空,以竹喇叭争抢接果就成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进而发展成为喇叭球这种民族体育项目。
一些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传统项目如板鞋竞技等也老树开出了新花。红水河民族体育欢乐节上,来自金城江区一中的120名中学生和来自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116名学生,分成两排,穿上连接在一起的长长的板鞋,绕着400米的操场跑道行进了将近半圈,以120人同穿一双板鞋前进180米的成绩打破了原有的108人36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带队老师曾兴杏说,事先大家都没想到队伍能够走这么远,要不是前方有广告牌阻拦,队伍走完一圈应该都没问题。
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首先还是归功于自治区体育局开展的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工作以及重点实施的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
在创建国家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示范区的过程中,自治区体育局首先是与区内高校合作成立了广西民族体育研究发展中心与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挖掘整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次建设了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等首批17个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和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白裤瑶文化体育传承馆等6个广西民族体育传承馆,命名盘振松等20人为广西民族体育传承人。最后是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命名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等12所学校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通过开发以民族体育为基础的体育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民族体育的兴趣和参加健身的积极性,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2006年至2008年,武术、踢毽子和抛绣球这三项民族体育项目成为南宁市体育中考科目,开创了全国体育中考的先河。
在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中,各级体育部门又建设了一批体育设施,挖掘整理了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了一批有特色的民族体育赛事,培训了一批民族竞技体育传承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让更多民族体育走进了校园。
以上种种对民族体育的扶持措施,大大促进了我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和民族地区群众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抢花炮、板鞋竞技等广西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成了保留项目,充分展示了广西民族体育的风采。
左上图为都安民族体育喇叭球的比赛场景。本报记者 覃 理/摄
新闻推荐
本报资源讯(记者/杨子健通讯员/谭天波)“清洁制度写进了村规民约,整个村容村貌干净整洁!”10月25日,说起村子的变化,家住资源县瓜里乡金江村86岁的谭善达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资源县在推进“美丽广西·清...
资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