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江先生故里寻访记

德阳日报 2021-12-01 11:22 大字

黄晓谷故居“为善最乐”石刻

□文/图邓高辉

玉江先生,清末理学宿儒黄晓谷是也;其孙黄洪冕,亦民国时省内知名学者。祖孙二人世居旧广福乡。辛丑年九月初五,余趁周末之闲暇,与同事驱车往老爷湾,欲寻其生前遗迹线索。

沿永菊路行数里,询问路人数次,方知所在。过玉江河青龙嘴大桥左拐约半里许,至老爷湾。下车环视,玉江从湾口从容流过,湾内青山似老爷椅背,环抱山下农房良田,山、水、土、田分明,山上树木苍翠葱茏,水间鹭鸟悠闲觅食,农家时有鸡鸣犬吠,果宜居宝地也。时下稻谷已收,路下田间只剩稻桩寸许。但见一老丈持锄翻土,隔空寒暄一番后,便邀其来路上询问。老丈曰:此处乡邻皆黄姓,谷老爷、冕老爷之名人人皆知,且其后人仍有数户居于此。

按老丈指点,于池塘边找到两户,皆玉江先生之后。依旁人指点,在农房后找到一处旧宅,厢房及偏房早已拆除,仅余中堂一间,有中年妇人以铁网围之,用以养鸡。屋顶及墙体均已破败不堪,无法探知当年模样。

随妇人进入铁网,得以近观之。仰望檐顶,下层挑梁之上尚余雕花木板两块,叶与花雕刻精美,纹路清晰可辨;顶部挑梁造型奇特,纹饰为象首,象鼻上卷,下颌微翕,眼微睁,雕工虽简,然惬意神情栩栩如生。中堂大门尚在,有雕花木窗数扇,门左墙体下方隔板已失,右方墙板中部隐约可见些许毛笔中楷,疑似祖训六戒之类,多数字无可辨。

从墙洞入屋,房顶木椽青瓦大多已坏,然木梁均在;左右墙体尚在,各有耳门一扇;后墙已坏,所剩无几。地面垃圾无数,杂草丛生,几乎无处下脚。

从铁网出,有数名老妇围观。与之闲谈,言及当年黄家无数古书字画古董及木刻印版下落不明,又言后来某后代卖了老屋古董,数年后又卖了何种老物件等等。问谷老爷冕老爷墓何在,曰在青龙嘴学堂后,早年多次被盗墓贼破坏,陪葬品均被盗走,墓碑亦被毁坏无存。听此种种,愈发惋惜。

沮丧之际,一老太告知其家中尚保存旧石碑一块,近年数次有人上门欲购,未售。闻此,甚喜,欣然邀老太带路前往观之。即刻便至,果有石碑侧卧其屋檐下,长约五尺,宽约两尺。与同事小心搬开周边杂物,扫去尘土,便见一硕大合体字,高约三尺,行书字体,笔画流畅雄浑,形体尤美。吾初识疑似“寿福”合体,经仔细辨认,再联想史料记载,判定系“为善最乐”四字行书合体。合体字右方有题文,左侧有跋,皆行书小字,且有印章图案,然因当年被人故意用利器破坏,不易辨认,详细内容有待考证。据铜山史料记载,此碑应为玉江先生当年刻于老宅之物件。

老太见吾如此用心,告曰背面还有文字。与同事小心将石碑翻过来,平放地上,果见若干小楷。拂去尘土,再用水冲洗后,见右下角部分文字毁失外,大部分尚完好,书法、雕刻技艺均上乘,文字疑似黄晓谷所写。因时间有限,来不及逐一辨认,便正反拍照,留待细细研究,并顺手发至“铜山文化学术交流”微信群。友兴飞兄反应颇快,指出碑后小楷系《明兵部员外郎杨忠愍公遗嘱》全文,乃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被奸臣严嵩陷害,临死前夜写给儿子杨应尾杨应箕的诫子书。黄氏为何将此文刻写于自家宅院,原因不可知。

离开之际,反复叮嘱老太及邻居,万不可私卖他人,祖先遗物须小心保管,待官方馆藏时再移交。归来途中又走访一九旬老人,欲悉玉江先生所著书籍书画线索,亦无所获。打听其他与黄氏著作相关知情者线索,大多已过世,今已难查证,恐难再寻半点线索。

半日寻访,遗憾太多,然亦收获满满。特著文以记之。

新闻推荐

永福 将第一书记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动能

本报永福讯(记者/李家健通讯员/粟燕玉)“今年的砂糖橘有没有得黄龙病的危险,小孩在学校生活情况怎样……”10月13日一早,桂林...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