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韦俊喜:用特别的方式诠释医者仁心

桂林晚报 2017-09-08 17:38 大字

韦俊喜(右)(资料图片)

32岁的韦俊喜是永福县人民医院重症科的医生,去年8月份,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2010年,韦俊喜大学毕业后进入永福县人民医院,工作中接触到了很多患“地中海贫血”的小朋友,他们每个月都需要输血来维持治疗,治疗时间漫长且痛苦,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这一病症的重要方式。2013年7月,韦俊喜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

2016年3月3日,韦俊喜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的电话,获悉有一名白血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他没有犹豫,在电话中当即就答应了。

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获悉韦俊喜的决定后,虽然有所担心,但还是全力支持。夫妻俩翻看相关医学书籍,咨询在血液科工作的大学同学,着手捐献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锻炼,二是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捐献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永福,再次抽取了韦俊喜的血样,结果达到高配的要求。

去年8月17日,韦俊喜在妻子的陪同下前往柳州工人医院。经过5天的前期准备,韦俊喜迎来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日子。那天早上5点多,韦俊喜就起床了;6点多,他最后一次打了“动员剂”;7点多,再次接受抽血检查;8点多,韦俊喜进入血细胞分离室,经过20多分钟的准备,于8点38分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采集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13分,历时269分钟,共采集了254毫升含造血干细胞悬混液。

韦俊喜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不复杂,也远比想象的轻松。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用自身的经历体验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大众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忧。如果自身条件合适,大家也可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首席记者申艳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的五年面深全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一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提效打造“桂林速度”

桂林高新万达广场夜景航拍。记者唐侃摄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审批服务部门50个,设窗口215个,还设有政府信息查阅处、公证处、公交车充值点等,让市民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图为市政务服务中心...

永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