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观云测雨战洪魔 ——广西气象部门防御今年以来最强降雨纪实

广西日报 2017-07-09 07:09 大字

本报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曾 涛 黄姿娜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6月25日以来,广西遭受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致洪暴雨天气过程。全区99%的县(区)累积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永福县罗锦镇13小时雨量达610毫米,是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量。

据统计,至7月6日15时,洪涝灾害致13个设区市65个县(区、市)187.05万人受灾。

暴雨侵袭之时,气象人用责任和担当观云测雨,为战胜洪魔抢得先机。

1

开展气象会商,服务抗洪决策

镜头一:6月30日,自治区组织14个设区市和112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召开防汛会商会。自治区领导对防汛抢险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强调要密切监视天气趋势,加密监测预报、会商研判和预警发布。

镜头二:7月1日上午8时10分,全国天气会商正在进行,参加会商的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见发言道:“广西这次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且雨区重叠,预计局地累计雨量超300毫米。”

镜头三:7月1日上午9时,自治区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副局长覃武分别向自治区领导报告暴雨天气情况。7月2日9时,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6月25日以来发布的五期决策服务材料,强降雨预报的落区、强度与实况非常相符。”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黎惠金说,各地气象部门纷纷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党政主要负责人流程,先后发布重大气象专报48期,气象服务信息543期。

全州县庙头镇镇长陈郭福深有感触地说:“气象会商让我们及时了解到重大气象信息,及时做好防范工作,避免了人员伤亡和群众的财产损失。”

在7月3日召开的防汛工作汇报会上,自治区领导对气象部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

发布预警及时,赢得抢险时间

镜头一:7月1日22时,融水苗族自治县城河段水位到达109.42米,超警戒水位2.82米,且将继续上涨。23时左右,气象局根据县领导指示,利用气象预警大喇叭每十分钟在受灾区域播放实时水情。

镜头二:“7月1至4日我县将再次出现强降雨天气......”6月30日下午,东兰县气象局发出预警短信,该县隘洞镇隘洞镇纳盘村气象信息员韦世超接到手机短信后,挨家挨户通知84名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次日清晨,泥石流压垮了部分房屋,群众无伤亡。

镜头三:“因连日来连续强降雨,国道321线龙胜路段发生塌方,请7月1至2日欲通过国道G321线从龙胜往三江方向、三江沙宜往龙胜方向的车辆绕行。”7月1日晚,自治区政府应急办通过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向桂林、柳州全网发布信息。

本次暴雨过程期间,各级气象部门利用横向连接相关部门、纵向连接国家突发预警发布平台的一体化预警发布平台,实现了预警信息一键式、靶向精准发布,为抢险救灾赢得了时间。期间,共发布暴雨、雷电等各类预警信号740次,其中向受影响区域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77次。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气象预警信息的公众达4960万人次。

“我们利用精细化网格预报技术,发布全区范围内5×5公里格距的降水预报,为各地开展气象服务提供基础依据。”自治区气象台中短期预报中心主任陈伟斌说,自治区气象局着力发挥气象现代化效益,依托已建成的“两系统一平台”和广西气象数据中心、监测预报中心、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雷电观测网,提升科技内涵,取得良好的服务效益。

3

强化系统集约,提升联动效率

镜头一:7月1日上午10时,永福县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并迅速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10时3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一场部门联防抢险救灾的行动随之开启……

镜头二:“收到预警信息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电视、短信等方式通知到县四家班子领导、县防办成员单位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各行政村负责人、各水利站站长、水电站负责人及广大群众,提前构筑了一道‘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防线。”永福县县长莫振华说。

镜头三:“7月1日21时,永福县开始下雨。村委会的气象预警大喇叭每隔一个多小时响一次,2日凌晨3时30分,气象预警大喇叭播报了第二个暴雨红色预警。”罗锦镇米田村值班气象信息员兼村支书义桂平在确认过枇杷岩水库的水位后,立即召集另外两名村干部,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往地势较高的枇杷屯转移。“和家人撤到枇杷屯后,回头一看,房子就已经淹没在洪水里了,什么东西都没来得及搬,万幸的是人都没事。”米田村村民黄月坤说。

据统计,这次暴雨造成永福9个乡镇受灾,受灾总人数达6万余人,倒塌房屋数百间。由于预警信号发布及时,紧急转移安置人口近2000人,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据了解,雷电、短时雷暴大风、局部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突如其来,破坏力极强,准确预报和预警一直是气象工作中的难点。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近年来,自治区气象局通过统一规划、研发和建设,在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布设天气预报服务集约化业务系统,自治区、市、县各级气象部门可实时共享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等数据与产品。

“该系统还融入了神经网络模式产品等广西自主研发的预报工具,整个预报效果更丰富,更契合本地实际。”自治区气象台总工程师林开平说。

在7月1-2日的强降雨天气过程预报中,自治区、市、县级气象部门正是基于该系统,有效地加强了联防,助力基层地区做出临近分类预警;同时,各级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站、雷达、云图实时监测,得到临近对流发生地点和强度,结合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各种外推方法,判别系统未来的发展强度和移动路径。

据悉,在预报员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的基础上,去年以来,自治区气象局成立了7个创新团队,聚焦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等核心业务技术攻关。“软硬件并进,使我们气象服务整体的能力、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更好地为广西防灾减灾、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说。

新闻推荐

市国土资源局东兴分局: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

(祝晓美记者韦小梅)为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日,市国土资源局东兴分局在永福镇中心校举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当天,市国土资源局东兴分局、区应急办、永福镇政府、永福镇中心校、东...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