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傩戏人生”钟仕聪

桂林日报 2016-08-04 02:06 大字

在桂林城南的家中,钟仕聪激动地讲起了过去的事情。

大河乡上窑村的古傩艺术队

傩戏排演

钟仕聪发现的令公雕像

□本报记者景碧锋实习生张征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在桂林,钟仕聪几乎就是傩的代名词。傩,一个奇奇怪怪的字,许多文化程度不低的人也不认识它,它早已进入生僻字的行列。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与傩结缘,成为桂林傩的研究专家,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8月初,记者在桂林城南钟老的家中采访了他。

学戏的钟仕聪,嗓子突然哑了,大家都很着急

一推开门,见到退休在家的钟仕聪。他个子很高,身材魁梧,说起话来声音高亢,几十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仿佛时空穿越,让人一下子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

生于1947年的钟仕聪,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受母亲影响,钟仕聪爱唱歌。小时候他生活在永福县堡里街上,那时候乡下也流行唱桂戏和文场,他跟着街上的人居然学会了一些。

然而,到了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钟仕聪家里孩子多,日子实在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恰好遇到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招收学生。钟仕聪由于嗓子好,又会唱一些,结果一下子就考中了。

今天的人们可能对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比较陌生,然而在当时,这是在桂林乃至整个广西都有影响的曲艺最高学府。王仁和、刘玉瑛等曲艺界的大家都在训练班任教,从这个班中走出的何红玉、陈秀芬、诸葛济、阳继福,如今已经成为桂林曲艺界的代表性传人。

“那时候,别人可羡慕我母亲了。”钟仕聪满脸幸福地跟记者说。当时很多人都吃不饱肚子,钟仕聪学戏每个月都能领到十五块钱工资,有稳定收入。交了八块四毛钱的生活费,不仅能自己混个肚儿圆,剩下的六块六,还能补贴家里。

由于有基础,嗓子又好,钟仕聪进步很快。经过两年学习,1962年,从训练班毕业的钟仕聪被分配到桂林市曲艺团当演员。然而,意外发生了。

当年5月份,曲艺团下乡演出,从灵川大圩开始,到临桂,阳朔兴坪,荔浦马岭,平乐、恭城,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白天唱,晚上唱,他的嗓子越来越沙哑,直到最后根本就唱不出来了。“那时候大家都很急,但当时只知道是嗓子坏了,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说到这里,钟仕聪的表情凝重起来。直到30多年后的上世纪90年代,在医院里检查,医生发现钟仕聪的声带上有小结。了解了钟仕聪的情况后,医生解释,十四五岁的小孩,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的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不能多唱。然而在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些。

嗓子坏了,钟仕聪开始学习剧本创作。然而,电视兴起,人们都去看电视了

嗓子坏了,对一个唱戏的人来说,“天确实塌了下来”。没办法,钟仕聪被调到桂林市歌舞团,先后任演员、演奏员、创作员。只要不需要出声唱,钟仕聪可以胜任各类角色,良好的戏曲基本功和形体功,使得他在歌舞团里如鱼得水。

永福堡里乡是北宋年间一代抗金名将李珙的故里,人文底蕴深厚。只读到初中二年级的钟仕聪开始发奋自学。哪怕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习,然而他不一样,仍然坚持自学。至今钟仕聪还能背诵屈原的《离骚》,枚乘的《七发》,关汉卿的戏曲篇目,还记得阅读过的先秦两汉文学参考资料,1955年北大出的《中国文学史》等等。正是这样的坚持努力,为钟仕聪的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倒“四人帮”后,钟仕聪发表了第一部剧本《说媒》。随即由桂林市歌舞团排演,在十字街桂剧院演出。讲述了一个媒婆的故事,帮人做媒,结果也给自己做媒。没有料想到,连续演出了十场,这极大地增强了钟仕聪写剧本的信心。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是农村进行土地承包改革的关键时期,钟仕聪先后到永福和龙胜的农村深入生活,回来后写了大型现代戏《九峰山》和《私访》《一张批条》两个小戏,还写了反映伏波山还珠洞“渔童还珠”的大型歌剧《还珠缘》等。

十三岁考入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学习,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中国戏曲独特的美让他受到滋润。民族文化的熏陶已经深深沁入他的骨髓。在剧团,钟仕聪演过戏,跳过舞,干过乐手,写过音乐,因此,钟仕聪的戏剧创作令人瞩目,一时间风生水起。

然而,到1982年,电视开始逐渐兴起,人们都看电视去了,当年一出戏演出几十场的盛况已经不再。歌舞团不再设戏剧队,他的人生道路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钟仕聪发现了桂林傩戏,桂林傩的土话乐谱,还发现了桂林明代全套三十六神傩面具

1985年,钟仕聪被调到桂林市郊区文化馆,做起了群众文化工作。当时的桂林市郊区指除了市区以外的所有地方,包括大埠、草坪、雁山、柘木、甲山、穿山、朝阳、大河、二塘等9个乡镇。他骑着自行车,下到各乡镇组织起舞狮队、牌灯队、彩调队,建立起70多个农村文化室,使郊区农村文化生活空前活跃。1990年,钟仕聪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馆长。

上世纪80年代末,广西筹备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傩戏研讨会。外省比如贵州、云南都发现了傩戏,南宁也找到了师公戏,在广西开国际傩戏研讨会没有桂林的傩戏不行,因为桂林傩在宋代就名闻京师。为此,广西艺术研究所的所长顾乐真找到钟仕聪,请他帮助寻找桂林傩戏。

桂林古傩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是桂林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桂林的“老板路”,而且桂林的傩戏在中国的傩艺术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就在到处寻找的时候,大河乡上窑村的彩调艺人陶桥富找到钟仕聪说:“你找的这个,我们村有。”当天晚上,钟仕聪就沿着漓江往上走,一路走一路打听,来到了上窑村。上窑村的村民给钟仕聪演了《真武祖师》《卫皇》《鲁班架桥》三个小戏。

钟仕聪发现,这些小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道白,有唱,有乐队伴奏,村民虽然在演出中戴着面具,但通过肢体表演,也能塑造人物形象。这些表演方式和道白,在彩调剧等桂林地方戏曲中还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尽管整个演出很原始,但具备了戏剧的基本要素,这应该就是傩戏。村民告诉钟仕聪,这些戏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以前有61个剧目,现在能演出的只有四五个。

钟仕聪不仅发现了桂林傩戏,后来还发现了桂林傩音乐的土话乐谱,它是桂林傩音乐千年传承的载体,是民间乐谱的活化石,十分罕见。

紧接着,在桂林城南二塘附近的一个村子里,钟仕聪又发现了令公祠(庙)。这是桂林傩的专用建筑,一进祠堂大门,头顶舞台,面对神台,舞台顶部有着精美的藻井式装饰,与其他的祠堂庙宇不同,十分独特。当地群众告诉钟仕聪:“这个祠堂是从前人们调(音条)神的地方。”也就是在这座祠堂里,首次发现桂林明代的全套三十六神傩面具及令公雕像。

从1988年起,钟仕聪开始调查收集桂林傩艺术资料,先后深入临桂、灵川、阳朔、恭城、永福等地及桂林市郊区的9个乡镇,不断深入民间向艺人学习。

1992年3月,在钟仕聪的指导下,大河乡傩戏队为广西傩戏国际研讨会演出,获得与会专家的广泛好评。1992年11月,钟仕聪指导桂林郊区芦笛艺术学校的学生排演了大型傩舞《古傩风情》,并在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在桂林举行)上演出。

199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报道桂林郊区农村的傩表演活动。从此,桂林的傩戏傩舞开始引起区内外各界人士的注意。

期望恢复桂林傩面具的传统技艺,再现宋代八百面具的风采

前半生学习、做演员、做编剧,这一切仿佛冥冥之中为钟仕聪介入傩戏的研究在做准备。

自1988年开始从事傩的研究起,钟仕聪先后按历史原貌摄像保留了大河乡的傩舞傩戏演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还曾发现三首桂林傩曲等相关系列资料。

直到2007年钟仕聪退休后,他才开始用心整理自己多年来关于傩的研究。翻阅史料发现,关于桂林傩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南宋年间,江浙人周去非在他所作的《岭外代答》一书中,记述了他当年在桂林做静江府通判时看到桂林傩的情景:

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动宗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怖。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蓋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

这是第一次将桂林市本土坊巷村落的傩称为“百姓傩”。

同样是在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林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者,皆不能及。”

陆游的记载中,桂林傩面具一副有800枚,而且“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天下及外夷者,皆不能及”。即便是在雕刻技术和雕塑设计飞跃发展的今天,国内的雕刻家要设计并制造出八百枚形态不同的木质面具,也是件煞费苦心,十分艰巨的事。这一伟大的艺术成就,奠定了桂林作为宋代乡人傩中心的历史地位。桂林傩的历史是悠久的,艺术成就高,文化遗存丰厚,它的影响曾遍及全广西,对促进广西的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最近,钟仕聪撰写的专著《桂林百姓傩》,在市群众艺术馆的帮助支持下,已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桂林百姓傩的历史,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宗教内涵等,被认为填补了桂林的空白。他期望有关部门能将桂林百姓傩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它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和传承;希望有眼光的企业家,特别是旅游企业能投入资金,团结一批艺术家,集中力量探讨桂林傩艺术的表演风格和特点,用当代人的艺术视角,打造出一台桂林百姓傩的精品节目;希望能组织一批专家和雕塑家,重新研究桂林傩面具的制作工艺,恢复桂林傩面具的传统技艺,再现宋代八百面具的风采,为桂林的旅游增添一张亮丽的名片。

(本文图片均为记者景碧锋拍摄或翻拍)

新闻推荐

逆子酒后索钱花遭拒打死八旬父

新华社南宁8月27日专电 记者27日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公安部门了解到,当地警方最近破获一起打人致死案,一名男子酒后向父亲索钱遭拒后,竟将80多岁的老父亲毒打致死。8月22日9时许,永福县永安乡派出所接...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