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艺术好比枪与炮——— 李文钊与抗战文化运动

桂林日报 2015-09-20 05:43 大字

▲桂林媒体当年关于《一年间》的报道

▲1938年1月,广西抗日学生军漫画组在武汉画展后合影

编者按

抗战时期,人们颠沛流离,生活极不安定,桂林广大文化工作者,像拿枪的战士一样,宣传抗日,宣传团结进步,宣传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们为了崇高的信念,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脊梁。

□本报记者张弘通讯员李美美

李文钊(1899年2月~1969年4月),生于广西桂林,学名铭勋,曾用名血泪等。祖籍临桂两江西岭村,出身农耕、书香之家。

李文钊1921年毕业于广西省立法政专科学校第一期法律系。他是广西学生爱国会的会长、桂林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带领学生参加过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他参加演出话剧《朝鲜亡国痛史》是桂林戏剧史上第一个公演的话剧,在话剧发展史上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他立志倾毕生精力文化救国。

1925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29年学成回国在上海、武汉等地寻找党组织,均未果。

由于李文钊与李宗仁有表亲关系(李宗仁称文钊父亲李冕英为表舅)。李宗仁报考桂林陆军小学吃住和毕业后的工作,多得李冕英的帮忙。李宗仁在省立模范小学担任高级班的军训教官兼体育教员,又在省立桂山中学兼课。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合计两校给我的薪金,比上尉官俸还多四十元,在那时确实是个很可观的数目。我因而有余钱接济家用,剩余的尚可购置些田地。精神上与物质上的生活都很惬意”。李宗仁事业有成之后,感恩回报,特委任李文钊的父亲李冕英为桂林市统税局局长兼永福县县长。同时对李文钊和胞弟李征凤(烈士)也很关注。在李宗仁得知李文钊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之后,帮李文钊于1932年在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就任宣传科长,1937年任第五路军总政训处政治部上校秘书,以及任国防艺术社(简称国艺社)社长。开始了他的文化救国生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进行武装挑衅,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全国人民纷纷提出抗议日本侵略者,誓要驱逐日军,保卫祖国,还我河山,抗击敌人。广西省的青年学生抗日情绪异常激昂,要求到前方杀敌立功。当局10月组成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军队,北上抗日,到第五战区随军进行宣传、慰劳、救护、群运等工作。李文钊说:“青年学生深明大义的举动,深深地感动我,他们小小年纪就有大无畏的精神,中国何愁不胜利,我一定要歌颂他们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于是为他们写了《广西学生军军歌》歌词:

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我们是铁打的一群。

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

我们抱定勇敢坚强战斗牺牲的精神,

我们要和前线战士、全国同胞誓死克服我们的敌人。

我们为国家争独立,为民族争生存,

为人类伸正义,为世界求和平。

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

我们是铁打的一群,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

李文钊找到属下音乐部主任陆华柏,邀请为他的新作谱曲,并叮嘱道:“要尽快完成,一定要写得刚劲有力。”还布置音乐部负责人廖行徤指导教唱。于1937年12月2日在桂林女中礼堂首演,由陆华柏钢琴伴奏。

《广西学生军军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唱出了青年学生军钢铁般的意志,取得很好的效果,很受人们欢迎。尤其是广西学生军军队广为传唱,影响甚大。

学生军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战地救亡组织,在李家村仅仅学习一个多月便要北上参加抗战了。在12月12日上午,广西绥靖主任公署和广西省政府在省礼堂举行欢送大会。当时在桂林的广西领导人都出席参加。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女士,绥署参谋长夏威,省主席黄旭初均讲了话。

12月14日早上,英勇的学生军背着行装,浩浩荡荡地唱着抗战救亡歌曲,唱着《广西学生军军歌》踏上征途。

12月28日,学生军到达武汉,驻扎在武昌蛇山公园的抱冰堂。周恩来应白崇禧之邀,为广西学生军作有关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告:《目前形势与任务》。

李文钊的儿女们对记者说,父辈们用流血牺牲的苦难历程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不要忘记过去。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他们7兄妹将《广西学生军军歌》与《胜利的明天》二首歌献给“红太阳艺术团”演出,于今年7月24日参加七星区第二届“群艺之星”文艺展演,一举通过预选。他们兄妹百感交集——— 终于在有生之年,能在大舞台上再现桂林真实的历史事件,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李文钊在抗战杂志《战时艺术》创刊号上,曾明确指出:“在现代里,艺术不再是休闲品,而是一种武器”,艺术应当是“战斗的、大众的”。

兼任乐群社顾问的李文钊于1937年11月以国艺社与乐群社的名义联合发起组织“抗战歌咏团”,名誉团长是韦永成,团长是李文钊。满谦子担任训练委员会主席,陆华柏、杨振锋、汪丽芳、廖行徤及各校音乐教员为委员,创作抗战歌曲,分头到各单位教唱歌曲。参加歌咏团的有各机关团体学校20余个,团员近6000人。

在李文钊的倡议下,大家经过不懈努力,于1938年1月8日晚,在桂林市体育场(现市中心广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史无前例的万人“火炬共唱大会”,抗战歌咏团全体团员和市民共万余人参加。

韦永成宣布大会开始,满谦子以手电筒光当指挥棒在扩音器前指挥。由数十支铜号伴奏,全场万人唱响主题曲《胜利的明天》等抗战歌曲,万众歌声响彻云霄。

李文钊在主席台上点燃手中的火炬,接着相互传播点燃场下的万把火炬。歌声唤醒沉睡的雄狮,火炬激励中华民族。大家高举熊熊火炬,不断地挥动着,染红了整个桂林城,场面非常壮观。由李文钊与韦永成带领火炬队伍,以绥署军乐队为前导,列队有序地上街游行,队伍长达数华里,像一条蜿蜒的火龙在夜空中奔腾、跳动,激励着每个人。当时万人空巷,热血沸腾的大人小孩都情不自禁地附和大声唱,形成了人人争唱抗战歌曲的热烈景象。

如此盛大的群众共唱大会运动,其影响轰动全国。美国福克斯公司旅桂摄影记者拍摄并制成了纪录片向世界报导。国艺社电影部当时也拍摄成新闻、纪录片进行宣传。当时桂林不足7万人口的城市,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歌咏大会,也说明了群众动员的广泛性。

国艺社当时在桂林、广西,乃至国统区都有较大的影响,被誉为“八路军以外任何军队中所看不到的‘艺术突击队\’,它里面集合着具有火一样救亡热情与铁一样杀敌意志的艺术工作人员”(引自1938年3月21日香港《珠江日报》刊登的《艺术的突击队》)。桂林《救亡日报》也在有关报道中热情称赞国艺社在“社长李文钊的领导之下,历来工作甚为努力,并颇得社会人士赞赏”(引自1939年2月15日《救亡日报》报道的《艺术好比枪与炮——— 国艺社将出发各地工作》)。在这个时期里,由于桂林艺术团队不多,国艺社实际上挑着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的大梁。几乎凡有文艺活动,必有国艺社参加或组织。

1938年12月日本飞机对桂林大轰炸,文昌门外成了火海,象鼻山脚下的国防艺术社,全部被烧毁,公私财物损失惨重,许多社员连换洗的衣物都没有了,无处栖身。在临时搭盖的排练场里,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日以继夜排练,于1939年1月8日,在新华剧院上演五幕剧《古城的怒吼》,连演8场。

李文钊在《<古城的怒吼>上演宣言》(见1938年1月7日《扫荡报》)中说:“敌人的轰炸更增加了我们对日寇的愤怒和仇恨,更坚定了我们对敌人拼死搏斗的决心”,“我们虽然被炸了,但敌人绝不能阻止我们的救亡工作”!

作家巴金认为:“物质的损坏不能摧毁一个城市的抗战精神,正如刊物的停止和作者的死亡也不能使我们的抗战信念消灭一样。”“我们的文化是任何暴力所不能摧毁的,我们的文化将随着我们的土地和人民永存。”

李文钊为扩充壮大国艺社力量,集中了来桂的精英和爱国志士,如欧阳予倩、田汉、洪深、马彦祥、石凌鹤、焦菊隐、杜宣、蒋志生等1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演出话剧41个,有《保卫卢沟桥》《青纱帐里》《凤凰城》《古城的怒吼》等等。

此外,桂林戏剧界为《救亡日报》筹集基金公演四幕话剧《一年间》,李文钊是发起人之一,兼任前台工作部主任。国艺社全体社员都投入到这次义演活动中,经过文艺界300多人的日夜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一年间》于1939年10月6日在新华剧院公演,不但扩大了《救亡日报》的政治影响,也加强了文艺界的团结,推动了话剧运动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剧运史上最值得特书的光荣一页”。

1938年1月,国艺社与广西美术协会联合主办广西全省美术展,在桂林美术学院新址举行,展品500余件,展后将作品义卖,收入支援抗战将士。特别是面向广大群众的街头展出,几乎每3个月一次。12月28日在文昌门副爷巷妇女工读学校,举办抗战美术展览会,有木刻、绘画、摄影、街头漫画等。

李文钊还协助欧阳予倩、田汉等人,在抗日战争末期举办了一次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会——— “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1944年1月17日,李文钊参加筹备委员会会议,被选为演出部主任,统领舞台、节目两大组,向各演出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员、演出器材,协助舞台装置、灯光照明、租用剧场以及戏剧展览演出的节目编排等,挑起了西南剧务工作的大梁。如此规模巨大的剧展,参展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均属罕见,成为“抗日进步演剧的空前大检阅”。

正如西南剧展会歌中写的:“忍着饥,耐着寒,倍历创伤;流过汗,流过血,还有死亡!为的是:团结!奋起!为的是:自由解放!”因此可以说,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桂林抗战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来自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更来自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李文钊先生的子女们为本文的采写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产业升级——永福县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文烨通讯员夏冯斌“生态乡村建设,让我们过上了与城镇居民同样好的生活。”永福县百寿镇瓦窑屯生态乡村的村民王祖群说。今年以来,永...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