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山深处的陪读奶奶

桂林日报 2015-01-06 08:49 大字

?永安乡是永福县最偏远的乡,而黄琳秀所在的独州村委,又是永安最偏远的村委。因为没有车,每逢放假,黄琳秀与孩子们只能步行回家。

?黄琳秀与孙子孙女4人,与另一户母子2人,共6人住在一间约10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窄而简陋,但却是一个寄托着她的希望的家。

?包括黄琳秀在内,凤凰小学一共有7个陪读人。学校拿出一间教室给他们做厨房,一户一个灶,就像吃“大锅饭”一样。

?黄琳秀已陪读了7年,至少还要陪读6年。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就像她那双斑驳的手,责任重大,又充满着辛酸。

?上午学校上课后,黄琳秀跟其他陪读人一起去附近的山上砍柴拾柴。

黄琳秀只读了小学四年,识字不多,但很懂得学文化的重要性。每天下午放学,她都督促孙子孙女做作业。

学校有一块空地,黄琳秀分不同季节,种了白菜、萝卜和豆角等。她说,这样日复一日,长年累月,可以节省不少伙食费。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夏冯斌李忠波文/摄

凤凰小学,坐落在永福永安乡一个村落。在永福,永安属最偏远的乡。而就在凤凰小学这所乡村学校中,共有7名来照顾孩子上学的陪读人,今年61岁的黄琳秀就是其中一人。

连日来,记者多次来到凤凰小学采访黄琳秀,体验她的陪读生活。

从永福县城出发,一路上的植被郁郁葱葱,凤凰小学就在路旁,是一所“完小”。

记者走进黄琳秀的“家”,心突然扑通了一下:这其实是一间约10平方米的学校宿舍,黄琳秀带着3个孙子孙女,与另外一户陪读的母子2人,6人共住其中。墙上“学习园地”等字样已显斑驳。房里摆着4张床,衣被等物品堆满房间,中间仅有一条“羊肠小道”。

接着,我们来到黄琳秀家的“厨房”。所谓的厨房,其实是一间土瓦房教室。虽然宽敞,但却是黄琳秀与其他6名陪读人共用的。每家各自在地上建个土灶,大家同时生火,整个教室顿时浓烟滚滚,刺鼻难闻。

“大孙子读学前班我就来陪读了,现在他读5年级了,算一算也有7年了。”黄琳秀边整衣服边说,年龄最大的孙子12岁,读5年级。二孙子10岁,读4年级。小孙女5岁,读学前班。

对黄琳秀来说,7年陪读生活十分不易。

孙子孙女的身体,都不算好。有一次,孙女半夜发高烧,外面狂风暴雨,“我只好把孙子锁在屋里,用雨衣包着孙女,抱起孙女冲到村卫生所。”谁想,她自己因淋雨着凉,第二天就感冒了。

去年9月,黄琳秀的老伴过世。她既要处理家事,又要照顾孩子们。“两头跑,一周就瘦了10多斤。”黄琳秀所在的独州村,是乡里最偏远的村。“从村里到学校需要3小时左右,来回全靠一双腿。”

她身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每月买药要花300多元,却还得要省下一笔给孩子们买水果。

即使在学校,黄琳秀的生活也是单调的。因是山村学校,孩子们早上10时才上课。但她早上7时就要起床,整理衣服、做饭煮菜,帮孙女穿衣戴帽;上午,她要清洗她和孙子孙女的衣服,随后上山去砍柴;中午带着孙子孙女去吃米粉;下午到傍晚,打理学校提供的免费菜地……几乎每天都要机械式地重复着这些事,但黄琳秀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日子虽然单调艰苦,但黄琳秀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她说,这种苦根本不算苦,没文化才真的苦。

她只读了四年小学,连桂林都不敢去。“不认识路,也不认得几个字,连公交车的方向都不懂。”黄琳秀说,“我也不敢去打工,毕竟外面的世界都是机械化,要懂电脑,又要懂英语,我只懂种地。”

在黄琳秀的内心,她深信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于是,她支持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自己安心当好陪读奶奶。所以,每天傍晚,她坚持督促孩子们学习。黄琳秀虽已陪读了7年,因孙女才读学前班,她至少还要陪读6年。她说,只要孩子们以后多学点东西,有文化了,她这一辈子也值了。

新闻推荐

捍卫法律尊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记市人大代表阳莉琳

□本报记者文新军随着桂柳高速公路桂林收费站的拆除,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广大司机乘客再也不用忍受该收费站经常出现的堵车之苦了。说起这点,还离...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