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怀芳,一个女老板的别样人生

桂林日报 2014-12-30 08:55 大字

▲李怀芳(弯腰捡拾垃圾者)带领义务保洁队在公路边清理垃圾。

开栏语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的精彩故事背后都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都聆听到我们祖国不断前进的足音。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想进一步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努力打造“走转改”的升级版,为此,本报从今天起开设《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栏目。栏目将通过真实具体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讲述桂林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展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桂林人蓬勃向上的风貌,从而激励大家奋发向上,增强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信心和决心。

在永福县千年古镇百寿,有一个叫李怀芳的中年妇女。在不同人眼里,她的形象各不一样。有人说她是个“另类”的生意人,有人说她是个乐善好施的热心人,有人说她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女老板。但在她自己的眼里:“我就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本报记者文烨通讯员夏冯斌黄治蓉文/摄

“为了保护森林,即使交点学费也值得。”

说她是个“另类”的生意人,体现在投入到罗汉果加工行业的理由上。别人做生意,首先考虑的是盈利,但她投身罗汉果加工行业最大的原因却是“保护生态”,是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

罗汉果加工在永福是个老行当,在罗汉果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中,人们形成了一套用柴薪烘烤将生果制成熟果延长保质期的加工方式,这套工艺传承时间长,技术成熟,但是木材消耗大,对当地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为此,永福县从2012年12月起推广电烘烤技术以取代柴薪烘烤。

一直经营饭店、从未涉足过罗汉果加工的李怀芳响应政府号召,和几个姐妹一合计,毅然筹资闯入了这个行当,带头使用电烘烤罗汉果加工技术,理由是“为了保护生态”。

李怀芳态度很坚决:“我从小长在百寿,传统加工方式砍伐大量树木,对环境破坏很大。看着周边山上日趋稀薄的植被,我就感到惋惜,觉得我们这代人对不住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这个行业风险很大,你没经验,别做了!”听到妹妹如此不靠谱的理由,有三十多年罗汉果销售经验的哥哥直言不讳地打她的“拦头板”,“电烘烤技术应用时间短,还没完全受到市场认可,你为什么放着稳稳当当的饭店生意不做,来趟这趟浑水?”

李怀芳回答说:“为了保护森林,我即使交点学费也值得。”

李怀芳经多次实践研究发现,电烘烤能源稳定,比柴薪烘烤更容易营造出烘烤罗汉果需要的低温恒温环境,更有优势,只是现在技术刚出来,大家还没掌握好而已。2013年8月,李怀芳等人投资的罗汉果加工公司注册了,首期上马30万个、5万个罗汉果电烘烤房各一个。

既然要闯,就要闯出名堂。李怀芳不仅认真摸索研究新技术,也给自己定下目标:严格按国家标准来做,专注做优质果,不合格的坚决不出厂。为了熟练掌握电烘烤技术,李怀芳她们无数次向有成功电烘烤经验的专家请教。经过半年的反复实践摸索,她们终于掌握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电烘烤技术。

众人不由对她刮目相看。

“扶贫帮困是中华传统美德,应该的。”

现实中,李怀芳作为一个母亲,希望将孩子教育好,但作为生意人,又往往因时间不多而对孩子疏于管教。

2011年6月,李怀芳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光碟,了解到永福很多学校都在推广《弟子规》,一些学生经学习《弟子规》比以前懂事了,学习成绩也好了。

薄薄一本《弟子规》,为何能让学生有如此大的变化?这让她非常震撼。通过研读,她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就这样,出于一个母亲教育好孩子的本能,她决定在推广传统文化中做一些工作。得知百寿镇中和百寿小学开展《弟子规》学习还缺少教材,她遂同蒋世素、阳春燕3人出资,共同设计印制了3000多本《弟子规》,并购买了大量《弟子规》视频光盘送给学校师生人手一本。2012年4月,她们3人又出资2万多元购买10多台电视机捐给百寿初中师生看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视频。

《弟子规》上说“己有能,勿自私”,意思是自己有才能,不要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应该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李怀芳不仅给学生们捐赠《弟子规》书籍和光盘,也积极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人们印象中,李怀芳乐善好施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2000年在百寿医院,她为一位萍水相逢的患病少女捐款1000元;2004年,她为百寿镇小学捐赠500元;2006、2007年,她为镇上修建永宁街、南门街、新街居民码头又捐资数千元;2006年以来,每逢春节她都为孤寡残疾老人、困难户送去钱、米、猪肉,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别人感激她。她总是微笑着回答说:“扶贫帮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应该的。”

李怀芳的热心打动了许多人,一位受过其资助的小学生在感谢信中写道:“李阿姨,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多多帮助别人。”

“人心都是好的,只要自己认真做就问心无愧。”

去年3月29日,永福县召开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号召全县人民投入到环境大整治中,美化身边的环境。

3月30日,李怀芳和她的好姐妹商量后一拍即合,成立了百寿镇第一支“义务保洁队”。很快,全镇的干部、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加入其中,现在队伍已扩大到200多人,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古镇的每个角落,为当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清洁乡村”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义务保洁队的发起人之一,李怀芳也曾经动摇过,也受过他人的“白眼”,但是,坚定的信念、家人的支持、社会的肯定让她一直坚定地走了下来。义务保洁队成立初期,李怀芳带领队伍去古城搞卫生,一些居民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眼光,认为他们是政府拿钱请来搞卫生或者是为了出名得利才这样做的。听着居民在这样议论自己和这支队伍,李怀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些义工也打起了退堂鼓。

作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李怀芳深知,如果自己也打退堂鼓的话,这支队伍就散了,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二天,李怀芳和一些义工带着孩子、亲人再次来到古城,捡垃圾、扫地、割除杂草……大家埋头苦干,把古城的周围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昨日还在议论的居民也拿着扫帚加入其中,一起动手把垃圾清走。“人心都是好的,只要认认真真地做了,别人就会改变对你的看法。”李怀芳的行动,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去年5月的一天,大雨瓢泼,已约定的清洁行动是否要取消,已通知的义工是否能准时到位,李怀芳心里也没底。当她按时到达集合地点的时候,让她差点掉下了泪水,因为义工们早已拿着工具在等着她了。那天,大家冒着雨,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义务清理垃圾的劳动中。

新闻推荐

市人大代表、永福县委书记蒋昌桂:科学发展打响福寿、富硒、生态三大优势品牌

□本报记者桂晨实习生王安莲文/摄  &...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