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助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广西日报 2014-11-11 23:55 大字

陆 挺 刘静波 刘宏兵

核心阅读

桂林市国税局积极融入大局,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准确定位,规范执法,优化服务,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依法聚财,为旅游胜地建设“夯基固本”

财为国之本,税为政之要。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乃至一、二产业,需要投入的成本大,必须要以一定的经济作保障。桂林市国税部门通过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应收尽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真实可用的财力。

桂林国税局实行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要求市、县(区)两级局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分片落实5户重点税源企业作为联系企业,共联系重点税源企业483户。为确保此项制度的落实,该局还规定市局班子成员每月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调研不少于5个工作日时间,摸清税源情况,实地为企业解决存在的涉税问题,牢牢把握了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税收分析工作,成立数据处理中心,采集企业经营数据,对经济数据及时分析,研判对组织收入形势的影响;通过对行业状况、企业税负的层层深入分析,找准经济税源潜力和征管薄弱环节所在,把潜在税源转化为税收增长。同时全面落实税源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强化纳税评估,不断提升税源管理能力。

据统计,近年来桂林市国税税收连续突破30亿元、40亿元、50亿元大关,2014年1-10月达到54.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0%。

落实政策,为旅游胜地建设“助力鼓劲”

“国税部门积极落实‘营改增\’政策,我们第一时间就完全享受了到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好处,让企业发展的更快、更好了。”桂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自2013年8月“营改增”以来,公司销项税金1471万元,抵扣进项税金就达1370万元,税负仅为0.68%,与营改增前同期相比,税负减轻2个多百分点。

据了解,随着增值税抵扣链条打通,纳税人购买成本下降,现代服务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形成良好的产业导向,“营改增”试点实施的短短1年时间里,桂林市就新增了2244户现代服务企业。

为切实打通落实税收政策“最后一公里”,桂林国税健全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加强事前服务,为高新企业、低耗能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辅导、优惠政策提醒服务;加强事中监控,强化系统数据比对核查,确保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准确无误;加强事后检查,坚决防止收过头税等现象,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执行。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国税系统通过落实西部大开发、小型微利企业、民政福利、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税款19.7亿元,有效引导工业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色新型发展道路。2013年通过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为一般纳税人审批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6亿元;办理税务登记证14483份,减免办证费用39.1万元;发售各类发票223.2421万份,减免小规模企业、个体纳税人发票工本费36.3万元,有效推进了桂林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优化服务,为旅游胜地建设“凝心聚力”

助力旅游胜地发展,不仅需要“硬政策”,更需要“软服务”。桂林国税部门认真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不断创新举措,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

税务表格多、内容繁杂,填不了、填不好;资料报送频繁、重复提交低效,来回跑、受不了……针对纳税人提出的这些问题,桂林国税运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来“四两拨千斤”,促进纳税环境的改善。让“等待办税”变为“自助办税”,在全市范围设立4个24个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在11个单位安装自助办税终端19台,安装自助开票终端11台;全市80%的纳税人通过网上进行纳税申报,87%的纳税人开展自助办税。让“手工办税”变为“智能办税”,推广使用免填单软件,将5大类39个表单业务纳入“免填单”范围,纳税人无需填写申请表;推行“E税通”二维码软件,扫描二维码一键录入税收信息提速发票领用。推行普通发票按季领用,领用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到办税服务厅即可直接办结,一年就可以减少1.6256万户纳税人13万多次的申报,有效解决纳税人多头找、批票难的问题。

“以前要跑几个地方才能办理所有涉税事项,现在就近到全市任何一个国税局办税服务窗口,花几分钟就可以办好了,很方便。”到桂林市七星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办税的某企业会计小王高兴地告诉记者,“全市通办”业务的实施不仅节约了他个人很多时间,也提高了企业的办税效率,比如以前他一个人申请几户企业税收减免可能要花费好几天时间,有时候还会错过纳税期,而现在只要资料齐全,半天内就可以完成。

“这么快!3分钟税务登记证就搞定了。”2014年5月13日,王女士在上午临下班前向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国税窗口递交申请办理税务登记证的相关资料,本想下午再来取证,却没有想到窗口人员只让她等了3分钟,便领到了税务登记证件。王女士享受到的高效办税服务是桂林市国税局强化部门协作,为纳税人开辟“绿色通道”的结果。针对当前办理纳税人税务登记过程中,录入系统项目较多、耗时较长等问题,桂林市国税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将录入资料的步骤后置,把“先录入后打证”改为“先打证后录入”,减少纳税人的等候时间;打证信息由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中提取,改为从已有的工商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取,减少需录入的内容;借助技术手段固化好税务登记证打印模板,简化打印步骤,使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为3分钟。

“这个月才申报的出口退税款竟然在今天就收到了,实实在在给我们出口生产企业带来了实惠。”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起出口退税很是高兴。1至9月,该公司已经获得出口退税8176多万元。据了解,桂林以往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最快只能在次月审核办退;为加快退税速度,提高纳税人资金流转速率,如今,在月初申报、经审核排除疑点的外贸企业单证,最快可在申报当月完成办理出口退税,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提升站位,为旅游胜地建设“出谋划策”

“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懂得经济,要把经济税收调研作为服务旅游胜地建设的着力点。”桂林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在年初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要用数据说话,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税收分析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供决策参谋。为此,桂林市国税部门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拟定了多个调研课题,积极为桂林市创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打造高新区特色产业园、市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建设进言献策。

国电永福电厂位于桂林苏桥工业园区,是永福县支柱性税源企业,但2014年由于受上网电量指标下降、电价下调、机组检修等不利因素影响,销售收入大幅下降。永福县国税局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火电厂正常生产过程中每小时可能产生150吨左右的热能,其中80吨进行了循环利用或向园区企业供应,但由于热能管网建设滞后等原因,其他70吨因无法利用而直接排放,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当前园区有近30户企业对热能供应有直接需求,如果能打通火电热能供应瓶颈,可实现火电增产、企业增效、政府增收、安全环保“四盈”,每年税收增长预计在1500万元以上。针对上述情况,国税部门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由政府收回热能供应权,由财政出资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加快管网建设;由国有企业直接对兴源热能控股,加大对园区热能管网建设力度;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限完成一定的管网建设目标,并对不合规定的自建锅炉按照环保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进行关停,保障火电正常生产供热等一系列突破园区热能供应瓶颈的建议。建议引起永福县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关工作已经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逐步推进。

“国税局提出的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所提建议也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些政策可以吸收进加快工业发展的文件中。”这是自治区陈武主席对桂林市国税局牵头研究的广西国税系统战略性课题《广西集团企业国税收入跨省流出的问题与建议》给予的充分肯定。据了解,2012年以来,桂林市国税系统围绕服务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共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各类税收分析300余份,专题类经济税收调研30余篇,报送的8篇信息专报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桂林国税通过积极落实一桩桩惠民政策,创新开展一件件便民服务举措,为地方企业“输血壮骨”,为旅游胜地建设“夯基鼓劲”,实现地方税收收入增收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步,推动国际旅游胜地扬帆远航。

新闻推荐

打造三大农产品 农民喜发富硒财

夏冯斌6月8日,笔者来到永福县百寿镇朝阳村,但见青瓦白墙的小楼、清澈流淌的小溪水、还有大片的橘林,在山峦的衬托下,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村支书刘宏军高兴地说:“多亏了近年县里指导我们发展富硒沙...

永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福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