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堡里有个农民书画院

桂林日报 2014-08-04 12:47 大字

?一名堡里女画家在作画   记者景碧锋摄

□本报记者景碧锋通讯员夏冯斌黄雪生

100多位农民成立了全区首个“农民书画院”

听闻永福堡里有个农民书画院,近日在永福堡里乡采访时,记者专程去农民书画院探访。在书画院里,记者见到了堡里农民书画院院长、64岁的许军生老人。

“堡里农民书画院是广西第一个农民书画院,书画院成立代表了广西农民书画爱好者的希望。”许军生几乎能完完整整地背出广西文化厅副厅长洪波来书画院视察时的讲话。在他看来,洪副厅长的讲话准确地概括了书画院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书画院不同的地方。

许军生是堡里乡三多村人。村子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涌现出很多有影响力的地方画家。无形中让许军生从小就喜欢画画。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几乎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老师的指点,都是自行摸索。

“那个时候,没有教材,画画的模本就是过年时从集市上买来的年画,照着年画自己信手涂罢了。”由于没有照明,屋子里黑乎乎的,只能在屋子里点松明。没有纸张,许军生就上山砍柴卖钱,买来纸张学习画画。“那时纯属是爱好,画画又不能得钱,只是爱好罢了。”许军生的父亲在村里种田,也爱好画画,所以对儿子并不加干涉,反而给予一些帮助。

就这么在乡间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展览。直到2000年,许军生才开始在永福县、桂林市参加了一些绘画展览。在长期绘画过程中,许军生发现乡里像他这样有绘画书法各类爱好的人还真不少,于是就想着把大家组织起来,相互切磋学习。

2011年11月9日,堡里农民书画院正式成立了,共有100多人。“都是由农民组成的,全部都是农民,几乎都是没有经过任何老师教授的,所以叫‘农民书画院\’。”许军生说。书画院成立后,自治区和市里多位领导先后来参观指导工作,均给予很好的评价。不久前,市里还专门拨付给书画院1万元经费,用于研讨如何推进书画院画作的销售和流通等问题。

农民画如何走向市场?

把画画当做爱好,无可厚非。可是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一手握锄头,一手还要握画笔”,画画能换来钱么?许军生学画这么多年,开过饭馆,做过小生意,打过工,一直为生计四处奔波,其他农民画家和他的经历差不多。绘画这项技能如何产生效益,更好地促进农民画的发展?

这些年,堡里乡涌现出不少像许军生这样的国画多面手,像作画40年,擅长画梅花的韦兆华、蒋运连、韦倩等等,书法人才就更多。“论整体影响力和规模,我们堡里的农民画的确比不上临桂五通农民画的影响力和效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个体的影响力,涌现出的画家及作品不是五通农民画可比的。”堡里乡相关负责人说。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军生本人,从来没有任何人教授绘画,却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这在一般乡镇是极为罕见的。

记者还了解到,堡里农民绘画基本以个人创作为主,复制和流水线作业的比较少。由于缺乏跟外界交流和推广,画作售卖的并不多。大多数农民还是将其作为一种爱好和兴趣,而对如何走向市场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如何让艺术和市场结合起来,在坚持艺术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一直是农民书画家们的共同愿望,也是他们共同面临的困难。

这几年,堡里乡合顺村的徐坤连兄弟在桂林开画店,效益不错;许军生由于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凭卖画能有一定的收益。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民画家来说,要靠卖画为生还是很不容易的。即便是许军生有了一些名头,由于“人不出名”,画作也常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看来,堡里的农民画如何在坚持创作的同时,将画作推向市场,还得不断深入探索。

新闻推荐

永福县:整改落实带来新气象新变化

本报讯(通讯员韦滨)“本以为是走走过场,没想到这些干部是真的扑下身子为我们办实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永福县把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服务群众落实到行动中...

永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