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踏实精神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桂林日报 2020-11-26 10:22 大字

桂林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投产仪式。

桂林深科技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

市发改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大会。

市发改委主任贲黄文同志到金山社区现场指导创城工作。

市发改委志愿者到金山社区开展创城入户民意测评工作。

在金山社区和龙船坪社区开展创城志愿活动。

11月10日,桂林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11月20日,市委书记赵乐秦赴北京,代表桂林捧回“全国文明城市”奖牌。“全国文明城市”,桂林又多了张名片,全市人民为这份荣誉骄傲自豪。

在创城过程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在扎实完成创城工作外,全年的正常工作也踏实开展,稳步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总结“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同时有序开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让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关键作用,推动桂林实体经济不断做实做优做强,让桂林改革开放合作持续全面深化,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记者陈延明通讯员孙毅

统筹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落实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稳步推进,市发改委主动作为,发挥牵头抓总和协调作用,推动自治区建立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六个一流”目标任务工作专班,市层面召开了4次胜地建设工作推进会、8次胜地建设工作协调会。《规划纲要》提出的四大战略定位已基本实现,12项主要指标中已有8项提前完成。围绕“六个一流”目标,梳理2020—2021年统筹推进的桂林歌剧院建设等76项重点任务,策划包装67个重大项目报市政府审定通过。截至10月,15个胜地建设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1.4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9.7%。同时,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组织策划“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大健康与文旅产业发展”重大招商引资项目79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另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规划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阳朔兴坪休闲养生度假区(二期)等15个年度重点项目在加快推进中。

目前,市发改委正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指标执行情况,纲要提出的四大类34项指标,预计到年末总体完成进度为88.8%,其中约束性指标完成度为100%,预期性指标完成度为80.6%。同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已形成,拟于12月底将规划纲要草案上报市人民政府。结合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将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455个重大事项申请列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初步同意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质升级工程等事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让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关键作用

2020年,由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的重中之重和重大项目达100个,年度计划投资额度占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比重超40%,数量和金额再创历史新高。1—10月自治区层面、市层面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分别达198.33亿元、873.43亿元,均提前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经开区教育产业园(百年基业项目)、榕湖饭店改造提升工程、桂林国际会展中心、深科技三期、福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深圳华谊智测整体搬迁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开工,深科技制造二期、临桂万达广场、中国中药(桂林)产业园、量子通讯信息项目、新桂轮橡胶一期技改工程、智能电子三轴稳定器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

市发改委加快“新基建”发展的顶层设计,计划年内出台专项规划、三年行动方案及政策措施。策划出第一批“新基建”项目47项,总投资1043.2亿元,华为云计算中心等一批代表性项目加快实施,工作成效得到市政府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充分肯定。

“五网”建设方面,建立定期会商、每月调度等机制,总体方案和5个专网方案获批实施。策划2020年市层面项目538个,年度计划投资262.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137.9亿元,实际开工项目397个;轨道交通1号线成功列入广西市郊铁路网规划编制范围。

在投融资管理工作方面,今年来,共争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83.3亿元,支持项目529个;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3.1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13.03亿元、专项债券51.62亿元。全市2018年度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支付率达100%,并列全区第1;2019年度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支付率达95.75%;2020年度在库调度项目开工率达80.92%。全市投资支撑不断强化,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回升态势。

实体经济不断做实做优做强

今年的新冠疫情,对桂林市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市发改委强化服务业办统筹作用,对服务业核算的29项指标实施按月监测预警,努力保住市场主体,安排500万元支持25家创先争优服务业企业,争取自治区资金1500万元支持3家服务业龙头企业,兑现176家新入库服务业企业奖励资金528万元,努力将疫情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降至最低。

另一方面,市发改委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20-2022年),完成桂林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课题研究;推动建立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大方面开展项目攻坚,120个项目获自治区级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61亿元,预计带动各类投资近50亿元。这一系列措施,让桂林市“两个振兴”实施步伐加快。

另外,桂林市“双创”工作成绩斐然。桂林市被评为全区4个落实“双创”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设区市之一,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获自治区认可并建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2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电子信息升级改造项目经自治区推荐上报国家,数量均达到全区总数的一半。桂林国家高新区经自治区初审推荐申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配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支持桂林经开区创新提升若干措施。精心筹备2020年全国“双创周”广西分会场启动仪式系列活动,持续掀起“双创”新高潮,得到自治区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改革开放合作持续全面深化

桂林市的营商环境改革不断迈向纵深,该委制定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推进计划,印发桂林市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方案;对县(市、区)、指标相关部门进行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照自治区、市两级第三方评估情况,制定措施补齐短板指标;减免企业开办刻章费用,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办理“一窗受理”;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95%以上。该委还组织各指标牵头单位赴长沙完成了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部门现场问卷填报。信用承诺机制、联合奖惩机制、修复管理办法得到进一步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一体化平台投入运营。

桂林市的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日益提高。市发改委编制实施桂林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城市建设规划,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引导企业货走北部湾港,开行桂林—北部湾港上下行班列32列。该委还牵头抓好“湾企入桂”工作,至10月末,新签约项目80个,计划总投资425亿元,已开工项目46个;资金到位率8.73%、竣工率17.72%,均排全区第2。12个“湾企入桂”项目纳入自治区“湾企入桂”第一批100个重点投资合作项目,14个产业园纳入自治区重点承接产业平台。筛选5个市级重大外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23.6亿元,其中桂林溢达九美桥时尚园、阳朔国际艺术村项目纳入自治区级重大外资项目库。

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统筹全市4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立党组织,小学、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实现“全覆盖”,在安置区建立易地扶贫车间58个,搬迁户脱贫率达99.57%。市高铁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798处隐患整治全面完成。有针对性地出台落实了一系列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政策措施,着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1-10月份减免企业用能成本近5亿元。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扫尾工作和新建长塘水库建设前期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开展。上级共下达桂林市2020年度水库移民项目投资额度1.23亿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0.52亿元,项目实施和资金发放工作稳步进行。

扎实开展乡村居民户存粮情况专项调研、粮食库存检查和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共检查库存粮食22.6万吨,全市粮食储备和供应安全可控。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及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中学历教育收费、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等改革。亚行贷款广西漓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本版图片由市发改委提供)

新闻推荐

“小雪”如约至 寒风送冬来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唐熠)立冬已有半月时间,但桂林似乎迟到得太多。就在上周,桂林人还在调侃“在冬天里过夏天”,而今寒...

阳朔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