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现场了解项目进度 前往医院寻找冬季防病“锦囊”探访农户感受乡村旅游 本报记者在新闻一线度过记者节

桂林晚报 2020-11-09 10:15 大字

本报记者李凯在桂林雁山融创文旅城建设工地采访。记者谭熙摄

在和平村拆迁现场,本报记者滕嘉使用无人机拍摄自己工作的场景。

记者滕嘉摄

昨天是中国记者节。这一天,对于本报众多记者来说,也是“平常的一天”。一直以来,本报记者长期奋战在新闻工作一线,为市民读者奉上真实、鲜活、全面的新闻,记录桂林发展的步伐,反映市民的心声。昨天,本报记者分组深入项目建设工地、活动筹办现场、医院等地进行现场采访,在工作中度过自己的节日。

要在桂林建设最美的旅游城

沿着桂阳公路往阳朔方向驾车,在雁山区大埠乡路段,一栋侗族鼓楼建筑风格的项目展示厅、一座高达百米的摩天轮让道路东侧的桂林雁山融创文化旅游城项目格外吸引大家的目光。

据悉,桂林雁山融创文化旅游城项目于2016年5月正式启动,是桂林招大引强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广西文旅融合发展的龙头项目。项目一期投资90亿元,包括酒店群、室外主题乐园、海世界、水世界、旅游小镇等。目前整个业态完成了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嘉华酒店预计将在11月底达到试营业的条件,12月底正式开业。其他业态都会在明年4月底全面开业。

昨天上午10点,记者见到了桂林雁山融创文化旅游城项目品质经理魏默然,他跟往常一样,在项目工地现场进行巡查、监督,了解施工进度,把控项目质量。

今年是魏默然从湖南来到桂林参与项目的第四年,主要施工过程他都见证了,“一天天在项目现场,看着酒店群、室外主题乐园、海世界、水世界、旅游小镇等从开始建设到现在装修、包装阶段,园区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魏默然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跟现场人员了解当天的施工进度。“我到工地每天都有半天以上的时间在现场,随时跟进进展。”魏默然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在现场来回走上好几公里。“我们要在桂林建设最美的旅游城,我要为它的品质把好关,让桂林的市民和广大游客以后能在这里玩得尽兴,住得开心。”

漓江歌剧院“桂花”造型预计年底前展示

在漓江东侧的桂林文化旅游中心漓江歌剧院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塔车正在吊装支架,工人们在忙着焊接,机械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桂林市文化旅游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通过对新生街棚户片区统一规划、整体征收、全面改造,建设漓江歌剧院、旅游商业街,打造高端城市综合体、漓江沿岸新地标。建成后,新生街片区将成为集文化地标、旅游服务、风情街区、商业中心、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休闲旅游区域,并与逍遥楼、象鼻山遥相呼应,形成"三足鼎立"的景观格局,为桂林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桂林文化旅游中心漓江歌剧院项目经理殷小帮介绍,项目从规划到建设,指挥部全体成员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拼搏精神,倒排工期,日夜奋战,创造性推动项目建设,首次实现一个土地证上标明三个业主、两种用地性质,首次全市公开征求项目建设方案,首次实现房屋拆迁和安置房建设同步推进,成功打造了“新生街力量”的项目建设品牌。

按照目前进度,原住民安置房建设任务计划于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

“目前,支撑歌剧院‘桂花’造型的八个支架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2月30日前展示亮相,2021年春节前展示整个歌剧院外型。”殷小帮说。

和平万达旅游城项目房屋拆除完成近一半

七星区漓江东岸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之一的桂林融创和平万达旅游城项目是自治区、桂林市重大项目,占地约2300亩,需拆迁房屋1600多栋,安置人口约5000人,是桂林市涉及拆迁范围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项目。

记者来到环城南一路与穿山东路交叉路口东北侧,和平村路口沿街拆除现场拉起了禁行警戒线,挖机在施工区域内对房屋进行拆除作业。

“现已有800多栋房屋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拆除600多栋约43万平方米,其中今年签约400多栋,整个项目拆除工程完成近50%,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全部拆除工程。”桂林融创和平万达旅游城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熊波浪告诉记者,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平村村民都将从自建房搬进安置公寓房,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将得到极大改善,和平村发展将迈上新台阶、翻开新篇章。

新闻推荐

阳朔红岩山摩崖石刻

红岩门宋代王诩题记摩崖■朱锋/文莫树英/摄在阳朔县高田镇竹蔸寨村边,有一座孤立挺拔的山峰,海拔高度208.6米,相对高度86....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