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伤人逃避责任 恶意失信难逃法网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彭鹏飞)都是同村老乡,却因土地纠纷发生争执,结果父子俩将他人打伤,被法院判处赔偿后却藏匿财产并玩起“躲猫猫”长达6年之久。如此失信行为,道德和法律都不容。近日,这两名失信者接受阳朔法院训诫后终于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这对苏氏父子与原告莫某因土地归属问题引发的纠纷发生在2014年底。双方发生争执后,苏氏父子一时激动将莫某打伤。事后,莫某将苏氏父子俩告上法院。
阳朔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苏氏父子赔偿莫某经济损失9万多元。判决生效后,苏氏父子以各种理由逃避,一直未履行给付义务。2016年7月,莫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面对法院的压力,苏氏父子仍以无财产可执行为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也不如实申报财产,于是在2016年底,父子俩被采取强制措施拘留十五日。
虽然父子俩受到了法律的惩治,但并不代表其应该履行的义务就因此了结。今年2月,莫某向法院提供了一条相关线索,称苏氏父子有故意隐藏、转移财产的嫌疑。于是,法院再次对苏氏父子进行拘传。这次,在法官的询问下,儿子苏某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没有偿还能力,且已受过处罚,因此拒绝履行还款义务。
正当执行法官陷入思索的时候,苏某的手机进入法官的视线。执行法官敏锐发现,苏某所使用的手机是某品牌的新型5G手机,市场价格约4000元。据此,执行法官判断苏某还是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可能存在故意隐藏财产行为。执行法官立即对苏某的手机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虽然苏某的微信零钱余额只有十几元,但是零线明细中有频繁的大额交易流水,其中12万元用于购买微信理财基金。面对证据,苏某只能承认自己有财产。法官对苏某进行严厉训诫后,告知其隐藏、转移财产已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苏某在法律威慑下,主动要求履行赔偿义务,并承诺微信理财到期后分两次履行完毕。5月19日,苏某通过转账形式向莫某支付了最后一期案款4.7万多元后,这起长达6年的执行案件顺利执结。
“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采访中,主办法官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加大了对失信者惩治力度,桂林市各级法院纷纷采取多种手段严惩失信行为。今后,全社会都应该大力普及信用知识,让诚信意识深植人心,以推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就那么巧,这像是命中注定的一场劫难……”5月20日,广西桂林阳朔的雷先生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被滚烫的热油严重烫伤的2岁...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