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防疫宣传巧用“三张牌”,凸显“阳朔范”

桂林日报 2020-03-12 08:29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诸葛保满)阳朔县结合本地实际,通过“防疫+生产”“防疫+旅游”“防疫+文化”等方式,凸显防疫宣传乡土范、国际范、文艺范,为防疫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防疫+生产”凸显乡土范。阳朔县兴坪镇政府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兴坪电台》系列节目,通过主播诵读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日记的方式,讲述老百姓的身边人身边事,反响很好。葡萄镇推出的《葡萄乡音话防疫》宣传小视频,亲切的乡音引起了群众的共鸣,大家争相转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是目前防疫工作的主调。阳朔县牢牢把握防疫工作总体要求以及复工复产的实际,把防疫政策、防疫常识、复工复产优惠政策、滞销农产品促销激励机制等,由广大宣传员通过宣传车、小喇叭深入村头巷尾、车间工地、田间地头进行广泛宣传。亲切的乡音俚语将防疫知识和复产激励政策讲清讲透,深受民众欢迎。

“防疫+旅游”凸显国际范。阳朔是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县份,2019年接待游客量超2000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超200万人次,长期在阳朔经商、创业、务工、生活的外国人达数百人。顶着“外防输入”的巨大压力,阳朔结合旅游产业实际,用好常住阳朔的外国人这一优势,利用外国人志愿者来宣传防疫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白沙镇旧县村开民宿的外国人疯子鹰,对外笑称自己是旧县村村民,每天跟村民一起值守卡点、发放宣传资料,并通过网络平台对中外游客宣传阳朔的防疫工作,受到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网、中新网、人民网等媒体广泛关注,纷纷推出了《别“洋”防疫员》《我是外国人,不是外人》等文章,不少文章产生了10万+的阅读量,使阳朔防疫宣传实现了提档、升级、扩面。

“防疫+文化”凸显文艺范。近来,《广西歌王唱防疫》公益小视频在阳朔民众的各种网络社交平台流传,独具特色的广西山歌与防疫工作相结合,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阳朔地方文化底蕴深厚,阳朔县融媒体中心与阳朔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利用阳朔有6名获得“广西山歌王”称号的优秀山歌手的独特优势,组织创作了防疫山歌,并在西街、漓江、碧莲峰等山水间进行视频录制,打造了有特色、接地气的公益宣传小视频。阳朔县文联、阳朔县文化馆组织文学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社团创作了一批防疫宣传的文学、书法、摄影、曲艺作品1000多件,以小切口大主题的方式,让防疫和复产政策深入人心。

新闻推荐

桂林市领导到阳朔县督导重大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本报讯(记者孙敏)近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毅带领督导组来到阳朔县凤凰山水尚境项目和白氏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企业...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