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体化防治 共建生态环保美丽家园

桂林日报 2020-03-10 11:42 大字

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堪称桂林最大的生态公园,漓江风光与沿岸村落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记者唐艳兰摄

市生态环境局工作组到医疗废物处置地检查。(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桂林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成果展示———南溪河流域。记者何平江摄

随着桂林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漓江城市段全面遏制了污水直排,使得漓江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记者何平江摄

桂林是一座绿色生态城市,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一样的色彩及景观。记者唐侃摄

□本报记者陈娟

2019年,桂林市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PM2.5年均浓度值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是广西唯一一个连续五年完成空气质量各项考核指标的城市;

———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和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创建、绿色创建继续保持全区领先……

新的一年,桂林市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仍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奋力夺取防控疫情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胜利”。

坚守疫情防控生态环境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桂林市生态环保部门全面部署全员行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和“战斗堡垒”。

春节期间,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抗疫党员先锋队,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学云提前结束春节休假,靠前指挥,亲赴防疫一线现场督导。参加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的刘学振、杨俊从大年初一起,一直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王雄、罗小军等停止休假提前返岗,从正月初五开始便一直上班,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卢思等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参与到医疗废物处置的检查工作中,对全局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

“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是防控战役的另一个一线战场。”杨俊被同事们称为“救火队长”。接到疫情防控通知,他大年初一就回到工作岗位。为了安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初二他就把老婆孩子送回娘家,一个月后忙碌的工作稍微缓解,才接回妻儿。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除市区两家定点救治医院外,最容易传染和感染的高危地方。但为了医疗废物日产日清,杨俊多次前往现场检查,协调废弃口罩处置。繁忙工作之外,他还主动参加夜间应急值班,对反映的有关疫情问题进行登记处理。“疫情防控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战斗,作为部队转业干部和党员,我更应该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收集处理的监督检查工作,派出多个工作组,对桂林市各医院、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进行现场检查、监测和指导达188家次600余人次。仅今年1月20日至2月10日,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74.065吨,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和疫情扩散。

与此同时,广西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从启动预警开始,强化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撑,迅速制定和完善应急生态环境监测预案。在春节期间加强应急监测的物资储备,精心组织实施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实时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目前已对全市96个点位的地表水及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及时发布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和应急监测结果,有效保障公众的生态环境质量知情权。

市生态环境局还强化执纪问责,局机关党委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主要的监督,严明纪律、落实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此外,通过各级工作群、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方式,多次推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做好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动员党员干部和周边群众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

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疫情,桂林市战“疫”和治污两手抓,两手都硬。

通过持续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桂林市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每实现一天空气质量优良,我都无比开心,好像运动员到了竞技场,要努力争第一。”市生态环境局的严谨是大气环境管理科科长,也是工作中名副其实的“拼命女郎”。为处理应急污染事故,她连续4天日夜蹲守在企业调度应急监测;为核查废弃矿山的废矿渣处理情况,她一天爬了2座海拔1700米的大山;为核实采矿废水的排放去向,她下到负300米的矿井内;为监督砖厂废气达标排放,她克服恐高症,坚持爬上几十米高的监测平台……在严谨和同事的努力下,桂林市连续几年空气持续改善,2019年还在全区首个实现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和管理模式,22个国家标准空气自动监测站与51个网格分布的微型空气监测站共同组成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今年,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五年增加的基础上,任务更加艰难,但我们有信心。”

“2020年,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等,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着力推进大气监测网格化数字管理平台二期建设,继续深化工业、生活等污染源治理,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8.5%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下。

水环境方面,2019年桂林市12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投入运行,成为全区首个实现市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的城市。今年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巩固南溪河、灵剑溪、道光河等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此外,桂林市今年还将提升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推进阳朔生态环保科技园、桂北地区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项目,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82%;推进采石场标准化和绿色矿山建设,确保60%的大中型矿山达到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矿石运输管理,避免道路损害和粉尘污染;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全面落实林长制,抓好植树造林、林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工作。加快灌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推动漓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1月26日大年初二起,桂林市暂停漓江风景名胜区游船、排筏水上游览活动。游人如织的桂林一下安静下来,但青山依旧在,漓江水长流。

作为桂林山水之魂,漓江是中国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被评为全球最美河流之一。自2015年实施漓江风景名胜区“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三统”改革以来,漓江生态环境和游览秩序持续向好,旅游服务品质明显提升,漓江保护、利用、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把漓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施‘1+2’国家战略和生态立市战略的重中之重,严厉打击破坏漓江生态环境的违规违法行为,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新模式。”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桂林市重典治乱、铁拳治污、全面治本,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漓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七大举措推进漓江保护管理再升级,今年我们将有更多涉及漓江管理的执法队伍实现联动协同执法。”市漓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通过实施漓江干流联动执法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处置机制和联动执法整治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漓江生态保护,维护水上游览及通航秩序,推动漓江保护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除了加强对漓江的精细化管理,今年桂林市还将有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漓江的生态保护中。2019年,针对过去流域治理缺乏系统性、历史遗留问题多、生态脆弱等状况,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纳入了自治区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包括漓江综合治理、漓江生态保护、漓江生态修复、城市生态提升、产业生态提升等六大类重点支撑工程。工程由147个子项目组成,预算总投资918.8亿元。

目前已开工各类工程项目101个,包括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景观修复、漓江风景名胜区城市段岸线及洲岛湿地生态修复、桂林市琴潭千亩荷塘湿地保护、叠彩区大河乡漓江沿线村庄改造、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等,完成投资24.38亿元,其中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11.3亿元。

2020年,桂林市将加快推进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六大工程”,加快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景观修复项目三期、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沿江可视范围景观林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截污管网全覆盖,重点整治漓江支流污染。加强精细化管控,对漓江干流城市段河道及沿岸“四乱一脏”违法违规行为即查即处。充分发挥漓江上游水库群及活动壅水科学试验项目调水补水作用,涵养漓江生态。多渠道争取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推进漓江国家公园建设。推动建立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正在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桂林,漓江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随着漓江分段游、分时游、分级游、分形游的“四分”游览新线路陆续投入运营,沿岸大圩、草坪、杨堤、兴坪等一批生态保护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纷纷崛起,漓江畔的逍遥楼、正阳东西巷、靖江王府片区历史文化休闲街区成为传承历史文脉新地标,受到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相信漓江的金字招牌将越来越闪亮。

新闻推荐

阳朔:防疫宣传巧打“三张牌”

本报记者李耿通讯员诸葛保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阳朔县各地防疫宣传“各显神通”,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该县立足本地实...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