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韵】平遥古镇

甘肃工人报 2019-12-12 07:51 大字

张家明

平遥,一半在史书中,一半正在上映。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在申遗成功后的二十多年里迅速商业化,“宰客”“酒托”“艳遇”等现象已成为它尾大不掉的负资产,一度被国家旅游局警告。

另一边的凤凰古城,2013年景区运营方涸泽而渔,强制围城收门票,也把中国游客心目中的文艺圣地拉下了“神坛”。唯有平遥一直很稳。

刚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多达24个国家和地区的54部电影前来参展。至2017年,平遥县一年接待游客达到1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亿元。

25年前,平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前,一年旅游收入不过几十万元,全中国没有多少人记得“平遥”这个地方。

在首届平遥影展的活动中,贾樟柯多次提及他要在一个山西小城举办国际级影展的雄心:“我就是要证明,我们山西人不是不行,而是没有机会。”

从今天的中国城市格局来看,这句话显示了山西人的倔强和拼劲。贾导成功了,平遥也如愿以偿变成了中国内陆最有国际范儿的古城。

但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平遥从来都不缺腾飞的机会。

烟云散聚,兴衰更迭。

用现在的话来说,平遥就是那时中国的超级一线城市,地位比今天的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平遥的地理环境来看,这个地方想成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原本无异于痴人说梦。明清以来很多史料,大多记载了平遥的贫瘠,“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

很多人会据此推测:恰恰是因为平遥土地贫瘠,务农不足以糊口,才迫使当地人不得不从事商业贸易,成为了显赫一时的晋商群体。

一个地方的命运,自然要靠当地人的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平遥的命运,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历史背后那双看不见的推手。

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平遥、太谷、祁县等地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了过眼云烟。

八九十年代的平遥,除了城中有很多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和中国大多数四五线小县城并无太大的不同。

平遥还在继续发展。游客们开始到平遥电影宫打卡,书店、咖啡店、酒吧、文艺客栈等古城标配,也都开到了平遥城里。

县长石勇曾对媒体表达他的担忧:平遥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会越来越像丽江,越来越像阳朔,越来越不像自己。

然而,平遥应该是什么样才像平遥?是“影视城”“旅游城”,还是“博物馆城”?

阮仪三的学生、同济大学教授邵甬给出的答案是:以当地居民为主要社会支撑,集文化、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

一言以蔽之,平遥之所以能成为平遥,不是因为那些曾经金碧辉煌的票号和建筑,而是因为这里的人,他们依然能够在这里如常生活,安居乐业。

幸运的是,贾樟柯在平遥的试验没有偏离这一方向,平遥电影宫的团队70%都是本地人。他们或许能告诉未来,平遥应该成为什么样,能够成为什么样。

新闻推荐

秦春成在调研桂林市河长制工作时强调 因河施策长效管理 确保河长制取得实效

本报讯(记者李云波)12月5日下午,市长秦春成前往阳朔县杨堤乡杨堤码头调研河长制工作。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