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期忽视的咏桂林诗歌

桂林晚报 2018-08-27 13:25 大字

秀美的桂林山水在历史上催生了无数的好诗词,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品读。(资料图)

■庞铁坚

桂林自古为文化重镇,许多文人骚客,或者曾游览过桂林而留下诗文以供后世传唱,比如李商隐、曹邺、李渤、袁枚等人便是如此;或者其实并没有到过桂林,但凭着自己的名望和文采,照样写得出让人称颂的诗篇,如韩愈、白居易、杜甫写桂林的诗作。

当我们在历史的诗海中畅游时,会发现一个现象:多数读者对吟咏桂林诗作的了解,其主要途径来自于与桂林有关的诗歌选本。受选本编者的影响,很多诗境相当不错的咏桂林诗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诗作甚至包括诗人本身,都有可能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我们寻找到一些未被引起关注的咏桂林诗歌时,内心的欣喜是难以名状的。

描绘桂林山水的文字水墨

杨万里,字廷秀,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聪明勤奋且长寿,为他的高产创作提供了完备的条件。据说杨万里曾创作了2万多首诗歌,留传下来的就有4000多首,诗歌产量仅次于乾隆皇帝,是真正高产的古代诗人。

我读过的几个选本的咏桂林山水诗中,都没有选入杨万里的作品。其实,杨万里也是在诗中写过桂林的。他的《题湖北唐宪桂林义学》:

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

祥刑使者两唐裔,亲领诸生到洙泗。

七星岩畔筑斋房,独秀峰尖作笔床。

买书堆上天中央,海表学子来奔忙。

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

君不见日南姜相曲江张,万古清风裂云汉。

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叫唐宪的朋友,唐宪在桂林办义学,得到了杨万里的诗贺。诗的前两句,模仿前人的痕迹过重,可能是各类桂林山水诗集编者未将其列入的重要原因,但我觉得“七星岩畔筑斋房”这一句非常出彩,有很好的画面感。“买书堆上天中央”更是让人感到兴学创办者的愿望和热情所在,非常切题。

宋人陶弼,永州籍,曾在阳朔、兴安当县令。陶弼的诗,如文字水墨,尤其描写桂林山水,甚是传神。如他的《桂州之三》:

朝夕云山满县郛,削成犀笋几千株。

游人借笔抄诗板,远客投书乞画图。

从这首短诗中可知,通过诗画传递桂林山水的神韵,已经是那时的桂州文化时尚了。那时的印刷业虽不发达,但若遇到吟咏桂林山水的好诗,游客是会借笔将诗抄下来作传播的;无缘到访桂林的人,如果有亲友在此地,也会投书求画,以解一观桂林山水之期望。

中国近代史上的康有为,是以政治家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他的近体诗其实也相当不错。康有为曾经两次到桂林,尤其是他第二次溯漓江而上往桂林时,已经是荣誉满身的社会名流,心情极好,乘船沿江观景,放眼望去,满眼风光皆画屏啊。他且行且玩,一路上写了几十首与桂林风光相关的诗歌,其中一组《漓江杂咏》绝句,就很恰当地表达出他当时的快意。现选其二首如下:

石濑溅溅立鸥鹭,绿杉瑟瑟隐茅庐。

清溪缥碧竹排溜,红树青山问卖鱼。

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百千回。

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

“红树青山问卖鱼”,轻轻松松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俗风情画;“天然画本”更是对桂林山水的一种诗意摩画,半个月不问它事,只沉浸于美丽风景中,实在是曼妙享受。

通过诗词表达对时代的关切

民国一代文化人,既有青少年时代旧学的熏陶之素养,又有世界观形成时期新观念新文化冲击的影响,他们的文化成就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种现象。比如,通过写作近体诗或者填词,以表达对时代的关切,就是一种民国文人独有的风景。抗日战争时期,不少文化人到桂林避难,他们也常用手中的笔,以传统文化方式来描摩他们所处的桂林。

柳亚子是南社的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也是民国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香港沦陷后,他逃到桂林,住了不短的时间,于桂林沦陷前飞往重庆。在桂林期间,柳亚子住在丽君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也写了不少与抗战有关的诗歌。那时,聚在桂林的文化人不少,其中一些,很注意挖掘桂林历史文化为抗战服务,比如明末桂林守城战,为抗清保城而牺牲的瞿式耜、张同敞事迹,被搬上舞台。柳亚子就写了《题瞿张二公殉国史画》:

貌取遗容奠酒樽,千秋灵爽荡精魂。

东皋旧里欣同郡,太岳高门重孝孙。

独秀峰峦犹有泪,始安城郭黯无言。

怜余未就南明史,输与宜兴画笔尊。

“独秀峰峦犹有泪,始安城郭黯无言”之句,其实也是战争时期桂林城市风貌的真实写照。

当时在桂林师专就教职的漫画家丰子恺,也留下不少宝贵的文字记录。他的《望江南六首之一》写于1938年8月。那时,日军刚开始轰炸桂林,丰子恺写道:

逃难也,

逃到桂江西。

独秀峰前谈艺术,

七星岩下躲飞机,

何日更东归。

这首短词,前八字写实,且两个“逃”字,有刻骨铭心之痛彻;“独秀峰前谈艺术”看似轻松之笔,已将当年桂林文化城的特色凝炼地表现出来;“七星岩下躲飞机”,一个“躲”与前面的“逃”相互呼应,战争的残酷性、对平民的伤害已经跃然纸上;“何日更东归”是一声沙哑的呐喊,与当年流行的《松花江上》“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家乡”那种思乡情同出一脉。这首诗,没有写山水,这种对山水的淡化,控诉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的名人。1941年,他逃难到桂林,桂林邑人朱荫龙与其来往甚密,两人经常相伴行走于市郊山川,切磋诗艺。章士钊也是高产诗人,其撰写的咏桂林诗作近百首,后由朱荫龙编撰出版。

某日,中央军校第六分校主任黄杰在校内宴请章士钊一行。第六分校位于奇峰镇李家村,民初时,蔡锷曾在此治军。章士钊驱车至此,颇有感慨,赋《念奴娇》一首:

漓江东下三十里,却惹相思横驶。

奇勇忽逢南八面,山若千条飞矢。

如此苍凉,李家村畔,道是英雄垒。

址荒人去,数行松树迤逦。

者是当日风云,松坡血泪,一碧成寒泚。

同里后贤黄霸裔,指点宏规新起。

山月溪流,夜寒籁寂,并说诗情美。

国忧乡梦,一时奔迸如水。

桂林奇峰峻秀,文人向来以碧莲、玉笋之类美好的事物誉之,章士钊在这首词里的表现却是“山若千条飞矢”,因为“国忧乡梦,一时奔迸如水”也。

好的山水诗从来就不是因为直接描述山水而成为佳作。“诗言志”是古人的话,也是诗眼所在。我们读到好的山水诗,总是因为有人性在里面,总是因为诗人的感情打动了我们。寻找这些被长期忽略的桂林山水诗的过程,也是寻找诗行中人性闪光的过程。

新闻推荐

桂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标准化+”引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桂林市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评估验收会议现场。评估组专家审查世外桃源景区标准化建设资料。市质监局工作人员...

阳朔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