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林葡萄”将成桂林市又一地理标志产品已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

桂林晚报 2017-12-08 09:33 大字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龙晶晶)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继桂林桂花茶、恭城月柿、阳朔金桔等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之后,在前不久农业部举办的2017年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桂林葡萄”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在明年,“桂林葡萄”将成为桂林市又一个地理标志产品。

11月28日,2017年第四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举办,经过材料审查、听取汇报、现场答辩,“桂林葡萄”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接下来,经农业部公示后,“桂林葡萄”即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史料中有记载,桂林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桂林市引进巨峰葡萄试种成功后,葡萄种植从小到大,“特别是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高温高湿地区病害频发导致农药用量大、产量低、品质不高等问题,桂林市葡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继柑桔、月柿之后全市第三大主要水果品种,是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据悉,目前桂林市是广西乃至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区,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21.7万亩,主要分布在兴安、资源、灵川、全州四县,主要品种有巨峰、红提、美人指、温克等,年产量33.27万吨。“桂林适宜葡萄生产的自然优势明显,丰富的光热资源为葡萄一年两收提供了基础,如今桂林市葡萄成熟上市期从6月下旬开始到国庆前,加上二造果10、11月份上市,全年葡萄鲜果供应期长达6个月。”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桂林市通过实施漓江、湘江、资江、桂江四大流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山地葡萄,逐步调整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扎实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与此同时,拓展旅游观光休闲功能,桂林葡萄产业有了多方面的发展方向。

新闻推荐

桂林跨入国际旅游胜地“门槛”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唐湘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桂林要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并且这项工作在5年前就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还被纳入广西核心发展战略。11月27日,记者从自治...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