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河景区:百年洪灾彰显真情
美丽如画的遇龙河
▲阳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孟璇(中)及时指导遇龙河景区的灾后恢复工作。
▲阳朔县县长助理杨伟东(右二)慰问遇龙河抗洪救灾的员工。
▲洪水过后,遇龙河景区及时组织员工生产自救。
灾后积极生产自救。
慰问自发去运送西街被洪水围困游客的筏工。
▲灾后积极生产自救。
▲游客青睐的遇龙河
□本报记者张迪实习生徐小珍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比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这是唐朝诗人沈彬对阳朔山水的赞美。
说起阳朔美丽的景区景点,遇龙河是不可忽略的地方。阳朔境内的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的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近年来,遇龙河不断深化改革管理体制,适应市场需求,提升阳朔全域旅游质量。在去年5月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后,今年“7·2”又遭遇了比去年更严重的洪灾。两次洪灾中,景区都涌现一批可歌可泣的筏工。洪灾过后,遇龙河景区员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减少洪灾给遇龙河景区带来的旅游影响和财产损失。
灾后的积极自救
每年6月基本是桂林的旅游小旺季,桂林各景区景点往往游人如织,一派繁忙景象。
阳朔的遇龙河因其沿岸保存完整的生态环境和汇集众多的人文遗迹,近年来备受游客喜爱,成为外地游客来阳朔休闲度假的必游地之一。
然而,今年6月以来,不仅遇龙河的游客没出现“井喷”的现象,桂林其他景区景点和往年相比也似乎有些低潮。熟悉桂林旅游的人都明白,今年6月相比往年没有出现游客的“井喷”现象,和今年桂林6月的天气有关。查看桂林6月的天气会发现,6月的桂林连续雨天。网友调侃桂林6月雨天的段子在自媒体广泛流传。
由于6月连续降雨,桂林的全州、龙胜、资源、兴安、平乐等县在洪灾损失惨重。今年的阳朔更是洪灾中的重灾区,7月2日阳朔全城被淹的航拍图被媒体广泛报道和朋友圈转发。阳朔境内的遇龙河受上游金宝河水位暴涨和漓江上游水库泄洪影响,洪水超过警戒线3.86米。
洪水来临前,遇龙河景区汲取去年5月洪水突涨的教训,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及部分筏工对景区物资进行抢救。由于洪水来势较猛,码头一些房子完全被淹。码头包括房子在内全部被淹,一些转移到高处和房间的物资,最后也被淹没和冲走。据遇龙河景区统计,此次洪灾中景区的全部财产损失达3000多万元。
面对突发的洪灾,景区按照阳朔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洪水过后及时组织公司全体员工进行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景区绿化、卫生、基建的灾后修复工作都有序进行。遇龙河景区负责人周纯介绍,受灾较轻的龙潭码头7月4日已基本恢复运营状态,其他受灾严重的码头景区力争在7月8日恢复运营。
百年洪灾彰显真情的筏工
阳朔的西街由于地势较低,每次洪灾来临都是首当其冲。去年5月的“西街看海”模式今年7月2日又一次重演。
在被困西街的游客最需要救援的时候,遇龙河景区30多名自发义务救援的筏工及时出现在西街附近。他们运送被困游客的义举在游客发到朋友圈后被媒体关注,广受赞誉。
家住高田镇凤楼村的李家军就是义务救援队的一员。李家军介绍,7月2日上午11点,他响应公司的号召和大家一起去西街义务进行救援活动。当时他们去的时候水还不是很深,随着救援时间延长水越来越深,一直猛涨。在救助过程中,很多人需要他们去运送。他们先是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小李说,他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现在公司组织他们去救援,他就像是完成一个使命一样,感到很自豪。
据了解,在这次突发的洪水灾害中,遇龙河景区的筏工集体还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今年57岁的骥马码头组长周祖强原来是阳朔县印刷厂的职工,2001年下岗。2014年,周祖强应聘遇龙河景区骥马码头组长。老周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今年的“7·2”阳朔洪灾发生时,周祖强87岁的父亲正在病危中。看到景区的领导和同事都在洪水中抢救物资,为给员工做好表率作用,父亲7月4日去世后,周祖强强忍悲痛投身抗洪救灾中,直至7月7日父亲出葬才请假。遇龙码头副组长黄克建今年51岁。7月2日凌晨3点左右,当时在家中的老黄看雨越来越大,不放心码头的同事安全,连夜开车去码头查看灾情,并和码头的10多位同事一起分解竹筏上的雨伞和椅子,把一些物资往高处转移。大家冒雨从凌晨3点一直忙到早上6点多钟,天亮后,附近的村民赶过来一起帮他们加固竹筏和搬运物资。然而,早上8点多钟,洪水比他们想象的严重许多,迅速淹没了码头。看着东西接二连三地被冲走,村里的房子也开始陆续倒塌,老黄很难过。他夜晚开来的小车也被淹在洪水中。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他和10多位员工坚守在景区码头,一直到7月4日早上9点才离开。阳朔县抗洪期间,遇龙河景区还派出皮划艇到石马路书童国际苑、金鑫小区参与运送游客和居民,同时还派出4名特勤队员(冲锋舟驾驶员)参与阳朔县消防大队救援。
据了解,遇龙河沿岸的酒店和民宿在此次洪灾中也损失惨重,特别是紧邻江边的一些店一楼被淹。遇龙河上游遇龙村的“遇人码头”、下游大榕树对岸的“后院”和“栖心”均一楼进水,去年5月遭受洪灾的河畔度假酒店和胜地酒店今年又一次被淹,遇龙河景区内酒店和客栈的损失十分惨重。洪水过后,这些酒店和客栈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后院”用4天时间恢复运营。
规范管理常态化
遇龙河竹筏休闲游始于2003年,当时的管理模式是竹筏由村民自行购买,各码头自行管理,“遇管委”派人员到各码头售票。2007年,阳朔县出台实施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景区旅游环境有较明显的改善,旅游秩序也进一步规范。但是,随着阳朔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景区管理也暴露一些与旅游形势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为适应景区旅游发展新形势,更利于遇龙河全面的保护和开发,遇龙河景区在阳朔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改革管理体制,探索规范管理遇龙河的新模式。首先,对原来乱象丛生的竹筏实行“三统一”(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筹利益分配)。景区内竹筏由景区公司统一购置,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经营管理。景区竹筏实行总量控制,统一高度,根据各码头实际需求,统一调配,彻底解决“一河两制”问题,景区经营管理更规范。
筏工实行统一管理。竹筏统一管理后,各码头筏工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筏工出筏劳务费由公司统一按时发放。
票务实行统一管理。竹筏统一管理后,通过招投标确定遇龙河竹筏游票务代理,票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营销,避免价格恶性竞争。启用电子票,各码头建立验票系统,管理规范。
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漂游线路。为便于旅行社和游客选择,避免安全隐患,结合景区实际,景区重新科学合理规划漂游线路,试行各码头分段漂游。
为推进遇龙河规范化管理,阳朔县多项措施跟进。面对遇龙河景区投诉的旅游乱象,2014年以来,阳朔县对遇龙河景区的违法用地、违规建设和旅游秩序进行多次综合治理。拆除河面、河岸违法搭建的烤鱼摊、小吃摊、工艺品摊点等,取消河面经营相台。塑造整体素质,加强对员工及筏工的培训和管理。景区聘请专业老师对遇龙河沿岸符合筏工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知识、急救知识和撑筏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和考核。2014年以来,景区共培训筏工1000多人次,制定出台《筏工管理规定》,提高筏工的职业道德意识。据遇龙河景区提供的数据,在2014年未规范管理之前遇龙河投诉率居高不下。规范管理后,2014年游客投诉30例,2015年游客投诉26例,2016年游客投诉9例。
(本版图片由阳朔遇龙河景区提供)
新闻推荐
市领导同500余干部群众武警官兵为西街“洗脸”截至昨天下午6点 大部分商铺具备恢复营业条件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3日,阳朔县组织当地党员干部群众、武警官兵500余人,到当地著名旅游景点西街开展清淤行动,全面清理强降雨侵袭后的各类垃圾,帮助当地群众、商铺等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以及当地旅游市...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