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为何带来如此“大考”——解析广西洪灾三大成因
截至3日14时30分统计,广西洪涝灾害已造成105万人受灾、16人死亡10人失踪。目前广西部分江河仍处于高水位、936个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此轮强降雨有何特点?为何造成如此大的损失?下一步防洪救灾应注意哪些方面?
105万人受灾、16人死亡10人失踪
受7月1日以来新一轮强降雨影响,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百色、梧州、来宾、贵港、玉林、贺州等9市28个县区出现洪涝灾害。
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全州县、阳朔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地县城许多条街道被洪水淹没,乡村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灾情严重的桂林市,受灾人口85万、死亡12人、失联10人。
2日晚,记者在阳朔县城看到,洪水最高峰时,主要街道几乎全部被淹,救援人员组成一支支突击队伍,前往一线抢险救人。武警桂林市支队勤务中队二班班长李开江说,他们在上游全州县抗洪救灾两天两夜,然后转战到了阳朔。
桂北江河全面告急。融江、洛清江、桂江、湘江、黔江、浔江等40条河流52站次出现超警洪水,最大超警达5.49米。湘江支流万乡河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超50年一遇。
专家分析,虽然融江柳城县以上河段及桂江桂林城区河段已退至警戒以下,但上游洪峰正向西江干流推进,桂江阳朔县以下河段、柳江及西江中下游仍全线超警,广西防汛形势仍不容乐观。
雨随洪走、雨区重叠、岩溶地貌造成灾情严重
每年进入汛期开始,广西都要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为何此轮强降雨灾情严重?专家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降雨强度大。“降雨量大、范围广是重要原因之一。”广西气象台总工程师高安宁介绍,此轮降雨过程雨量超过400毫米的乡镇有95个,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817毫米,13小时雨量达610毫米,突破了1951年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极值。
二是雨区重叠导致部分灾区救援工作困难。桂北灾区一线多名干部说,在桂北地区,从6月25日开始,多县已出现强降雨,6月28日再遭更大强降雨袭击,7月1日至2日又降暴雨至特大暴雨,雨区重叠让灾区缺乏缓冲时间。
三是雨随洪走导致江河水位暴涨。“上游出现洪峰,洪水往下游流时,降雨区域同步向下游移动,使下游河水暴涨,给防洪救灾工作带来挑战。”自治区水文局水情处工作人员吴立愿说。
广西阳朔县委书记谷海洪在救灾现场告诉记者,漓江上游洪峰到达阳朔后,县里遇龙河两条支流也突然出现极强降雨,3小时内超过330毫米,相当于以往全年约五分之一的降水量,洪水叠加后倒灌进县城。
专家分析,桂北多地属岩溶地貌,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河水暴涨,排水不畅,形成内涝,一个个洼地更让救援困难重重。
要谨防“太阳出来后的险情”
自治区防汛办副主任何品志告诉记者,广西局部仍有大雨,对继续下雨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强防范。“目前广西许多水库和水电站处于高水位运营,有936个水库处于超汛限水位。”何品志表示,水库、水电站的险情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往往太阳出来后险情才会发生,对此,各地水库须根据安全情况降低水位。
何品志表示,鉴于中小河流的水位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需及时对此次毁坏的河流堤坝进行修补和完善,做好应对下一次洪水的准备。
与此同时,地质环境灾害不容掉以轻心。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吴福说,目前受灾区域土壤湿度饱和,建议在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强降水过后的堤坝崩塌和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此次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链长的特点,类型较多,如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都有发生。因此,不能麻痹大意。”吴福表示,鉴于当前仍处于汛期,地质灾害仍有可能随时发生,应通过网络等渠道及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提醒居住在滑坡、崩塌易发区域的住户,增强预警和防灾意识,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山坡是否开裂、变形,若发现崩塌迹象果断撤离。
此外,广西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李永红说,受灾地区逐渐进入高温季节,各种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应及时加以防治。
(新华社南宁7月3日电)
新闻推荐
赖玉梅的金桔果园喜获丰收。(资料图片)赖玉梅,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委坪岭村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和桂林市“劳动模范”,荣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十佳特色农业种植大户”等多项荣誉称号。...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