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好“徽”品牌 活化“徽”文化

黄山日报 2017-07-03 14:13 大字
□殷园

目前,市域内留存的中国传统村落约100个、徽州古建6324幢,堪称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村群落;遗存非遗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14大类,共1325个项目,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地市中位列第一。

建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应将着力点落在徽文化上,借助市场手段推动优势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珍贵的历史遗产留下来、活起来。

从目前情况看,黄山市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发展不够、发展不优、缺乏创意等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发展不够。目前,全市规上文化企业52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9家,但主要集中在印刷、包装等行业,涉及徽文化产业少之又少。此次黄山市入选2016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榜单的6家企业,无一家为徽文化企业。二是发展不优。由于开发利用不足,存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效益”状况,大量技艺类非遗资源、衍生品类文博资源、民宿类非文保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挖掘,缺乏产业化的后续配套经营,难以有效转化成文化产品。我提出四项具体措施,供参考。

一、搭乘旅游“快车”,开拓广阔市场。黄山市不仅文化悠久灿烂,而且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然从目前情况看,丰富的文化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转化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开发不够。文化趋内,而旅游向外,让徽文化产业发展搭乘旅游“快车”,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案例1】成熟的“文化+旅游+城市”曲江模式正是这一模式是典型代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曲江模式中文化项目的选择。曲江人认为,文化项目如果不具备旅游性,则不具备市场性、产业性。不论是以盛唐文化为代表的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等项目,或受其影响的法门寺文化旅游区文化项目,都紧紧抓住了旅游大主题。

【启示】如今,黄山市已经打响了“梦幻黄山、礼仪徽州”这一城市品牌,文化和旅游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推出。一是变古建为景点。“十三五”期间,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将投入50亿元,修缮古建筑1200处,打造利用业态650处。建议在实施中注重集约化布局,打破传统的古民居观光旅游模式,通过市场运作,大力开发可观赏、可体验的新业态,形成多点支撑的全域文化旅游景区。二是变资源为资本。首批实施的12个特色小镇建设,不少都定位在文化旅游业态。建议在充分挖掘徽州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演艺影视、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等现代文化产业,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下。

二、融入现代“元素”,实现文化再造。不可否认,在很多人的思维中,徽文化总是与“老和旧”相联系。一方面,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播能力和审美辐射范围仅限于中老年人。

【案例2】2016年12月,由益田集团投资建设的益田西街盛大开业。该街位于阳朔黄金地带,地处西街口,是游客进入西街的必经之地,项目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2.2万平方米。益田西街的突出特点就是现代与传统融合、山水与文化兼备。眼观街内商铺,每一间的陈设及建筑设计都堪称为值得细细观赏回味的艺术作品。

【启示】只有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情趣关联互动,既有趣又实用,既古意又新潮,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才不至于曲高和寡、冰冷凄清。目前,黎阳in巷已作出有益尝试,通过有取有舍的创新,实现古朴与时尚、现代完美融合。

三、打造产业“航母”,构筑全链模式。当前,黄山市文化企业普遍存在单打独斗、小而散现象,不仅企业间缺乏横向之间配套、联动关系,而且上下游之间也未形成产业链。发展较好的徽州四雕、书画艺术,也因原创、展览、交易等环节的链接不配套、服务不完善等,形不了市场、立不成产业。

【案例3】哈利·波特的“魔法”就给我们展示了链式发展的神话。它由最初的出版开始,电影、DVD、电视片、游戏、广告……周边产品不断扩展,还有难以计数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成千上万种特许经营商品,再到主题公园、主题旅游……产业链在不断扩展、丰富。目前,已形成一个横跨多个领域的巨型产业链,带动经济规模达2000亿美元。在这条产业链中,衍生产品的收益就占到总量的约70%。其链式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以图书品牌为基础,以版权全面开发为核心,通过将图书改编权、内容形象权、连载权等附属版权出售,形成相关的电影、游戏及商品等为载体的多元化经营之路,从而带动图书二次销售和品牌的延续性。

【启示】目前,黄山市已开发出门类较多的徽文化产品,诸如手工类的“徽州四雕”、文房四宝等,演艺类的《徽韵》《宏村·阿菊》等。但这些产品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在运营中各自为阵,无法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为此,建议:徽文化产业要规模化发展必须开辟出一条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独立、完整产业链。一是品牌优先。以徽文化为主体内容,精心组织开展徽文化节、中国(黄山)非遗大展等,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出系列让游客、市民可赏、可游、可吃、可玩的项目,让徽文化成为活动的个性符号。

四、炼就行业“精英”,助力产业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徽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但目前黄山市仍然面临着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创意人才、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原因有多方面。

【案例4】2014年底,苏州镇湖创意刺绣孵化项目应运而生。据了解,项目为期3年,分年实施,包括建立更科学的刺绣发展模式、定向培养一支“小而精”的青年刺绣骨干队伍等举措。

【启示】文化是一个富有创意的产业,尤其是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更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成为人们关注和追逐的焦点。

新闻推荐

暑假亲子游 民宿受追捧

周游视界今报记者方凤琪眼看暑假就要到了,许多家庭都在张罗着带孩子去哪里旅游。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在这个暑假选择了经济实惠又能在一起热闹,有家庭氛围的民宿。民宿这种小众化的入住方式走向了大...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