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器”约 大爱永存 ——看阳朔县金宝乡人的生命观

广西日报 2016-08-08 21:0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春楠  本报通讯员 李 慧 张立波

漓江奔腾不息,大爱永存不灭。

7月26日清晨6时,生命走到终点的陈中姣被推进桂林181医院手术室。这个年仅17岁的阳朔县金宝乡少女,为世人留下了最后的礼物:捐献出肝脏、肾脏和眼角膜,让5名患者重获新生。

据了解,一个人器官捐献最多可以帮助11个人。在我国,由于器官捐献稀缺,排队等待器官移植的重病患者超过150万人,但只有1万人能幸运等到供体。而位于阳朔县山区、经济欠发达的金宝乡,总人口约3万人,近年来每年都有器官捐赠者,平均百万人口捐献率达3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基本持平。

少女留下生命重礼

金宝乡大桥村委下信村,两间破旧的泥砖房就是陈中姣的家。昏暗的屋子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电器。

在家人眼中,陈中姣从小乖巧懂事。今年7月初,正在打工补贴家用的她忽然病倒,经医院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为了给她治病,家里四处筹钱,刚建起还未装修的新房也卖掉了。

在与母亲刘环英的一次聊天中,病情日渐严重的陈中姣主动提到何玥:“我知道何玥的事,我也要像她那样做。”

何玥也是金宝乡人。2012年,年仅12岁的她病逝时捐出自己身体器官,展现了最耀眼的光辉。这份义举感动了中国,更感动、带动了家乡父老。

刘环英说,随着病情加重,女儿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每次醒来,她都强调要在去世后捐献所有器官。最终,家人尊重了她的选择。

7月26日,陈中姣匆匆走完了人生旅程,但她的生命因爱而延续。两小时后,她捐出的1个肝脏、两个肾脏就顺利移植到3名危重患者身上。随后,两枚眼角膜的移植手术也陆续完成。

大爱种子生生不息

何玥生前就读于金宝乡中心小学。(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8月4日,记者走进金宝小学,教学楼外墙上,一行大字尤其醒目:“弘扬何玥精神 培育与山水齐美的一代新人。”在六年级一间教室门口,悬挂着“何玥班”的门牌,教室后面的板报上写满了同学们学习、怀念她的文字。

金宝小学教导主任诸葛荣秀告诉记者,金宝乡出现多名器官捐献者,和居民淳朴又开放的思想意识有很大关系。“阳朔汇集五洲游客,被称为‘地球村\’,村民接受新观念较快。”尤其是何玥的事迹经过宣传报道后,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开始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现在,在金宝乡、阳朔县,乃至桂林市,一位位“何玥”不断涌现。2013年8月31日,阳朔县杨堤乡一名23岁的小伙子不幸脑死亡后,家人捐出他的肺脏、双肾、肝脏、眼角膜等多个器官组织;2014年8月11日,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下士李威在生命尽头,将心、肝、肾等人体器官捐献给社会;今年3月6日,金宝乡阳朔垌村女子钟家兰病逝后,捐献了双肾和眼角膜;8月5日,永福县一名病逝的老人也捐出了肾脏、肝脏和眼角膜……

点点萤火,汇聚成光。桂林市红十字协会赈济救护部部长李霞介绍,自从桂林市开展人体捐献工作以来,全市已成功完成捐献165例,共捐献肝脏114个、肾脏307个、心脏17个、肺脏9个、角膜216枚、遗体17例,为673名患者送去健康和光明,捐献完成例数居广西首位,在全国设区市中排名第11位。

“生命接力”期待延续

2011年7月,广西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人体器官捐献试点,桂林市人体器官移植的定点医院是181医院。“虽然我市人体捐献工作遥遥领先,但对于庞大的器官衰竭急待移植的患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桂林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正东感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和“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一直是器官捐献的主要阻力。

刘正东分析,除了器官捐献主动申请者少之外,填完申请表与成功捐献之间,也隔着距离。器官捐献,除了本人同意捐献,还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在捐赠的环节里,必须得到直系亲属全部同意,每个人都有“一票否决权”。此外,不少家属甚至医护人员对脑死亡也缺乏正确认识,对死亡的判定标准停留在心跳呼吸停止上,导致错过最佳捐献时间。

“把器官捐献给别人,相当于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生活,让逝者和生者一起继续感受世界的美好和温情。”181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眭维国认为,器官捐献已超越医疗服务本身,代表了城市、国家文明发展的程度,这种理念需全社会合力引导推广。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