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西街创建全市首条食品安全示范街现场制售姜糖剁椒有新“规矩”
销售人员展示的剁椒瓶上,贴着写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签。 记者支荣摄
本报讯(记者支荣 通讯员卢志胜)阳朔西街素有“地球村”之称,今年6月底起,桂林市将阳朔西街作为全市首条食品安全示范街进行创建。截至目前,该街道散装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露天现场制售、不亮证经营等得到有效整治。
以往,徜徉阳朔西街,现场手工制售(表演)姜糖、辣椒酱、酸豆角等成为一道诱人的风景。但限于露天制作条件差,食品安全有隐患,在这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过程中,阳朔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下新“规矩”。
到底有哪些新“规矩”?8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阳朔西街实地采访。
在摇糖帮食品店门口,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年轻男女正在音乐的伴奏下摇摆着身体,在现场表演制作绿豆糕,吸引着众多游客围观。记者看见瓦缸上贴着一张写有“不可食用、不可销售”字样的黄色纸条。
阳朔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鉴于边表演边销售现场制作的食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新“规矩”规定,在店面门口用于表演的道具、原料一律不得用于制作食品,且必须在表演区标注“仅用于现场表演,不可食用、不可销售”等字样。
走进摇糖帮,店内所有散装食品均加盖销售,显得干净卫生。“创建示范街前,这些散装食品都没有加盖,工作人员也没有戴口罩。”店员小吴介绍说,现在干净卫生多了,客人也多了。
针对裸装食品的安全隐患,阳朔县食药监部门规定,裸装(散装)食品一律加盖或在隔离区销售,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记者在西街看到,现场露天手工制售姜糖、辣椒酱、酸豆角等食品现象不再,都在独立的操作间完成。
原来,根据新“规矩”,现制现售必须有完全隔离的操作间,一般使用玻璃等透明材质,也不影响游客继续参观。
“剁椒现在有了‘身份证\’。”在老桂花糕饼铺,工作人员拿着的一瓶剁椒上贴着写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地址、电话等信息的标签。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剁椒在店门口现剁现卖,现在不准在店门口剁制,都在后台干净场所制作,同时一改以往无任何标签的现状,有了准确的可溯源信息。
“阳朔西街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桂林旅游形象。”阳朔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黄光远介绍说,创建阳朔西街食品安全示范街,旨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示范街区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下一步,与整治同步开展专项抽样快检,在餐饮消费环节加强整治,实行查验制度。
到目前为止,阳朔西街内所有食品经营户均做到亮证经营,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食品安全承诺书全部上墙公示;街区内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到100%;公众对西街食品安全满意度较高,创建期间未发生食品安全投诉事件。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吸收阳朔西街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东西巷等特色街道进行推广创建活动,不断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这是广西阳朔县遇龙河景区被洪水冲毁的基础设施和树木(5月9日摄)...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