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桂林人的“小康生活”什么样?
“小康”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它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原意是指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此之后,“小康”成为了老百姓生活中的“热词”,人们心中的“小康梦想”变得指日可待。
翻开《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桂林十三五纲要》),关于“桂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字眼赫然在目:“加强民主和社会事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福祉,实现全市人民群众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这为桂林人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小康图景”。
五年之后,桂林人“小康社会”究竟什么样?桂林人会过上怎样的“小康生活”?近日,记者采访了《桂林十三五纲要》的有关起草者,听听他们为市民一一解读。
数字解读“小康桂林”
■3500亿元
数字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中明确,到2020年,桂林地区生产总值将超3500亿元,年均增长率8%。
数字纵深:
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近年来,桂林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较快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桂林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2015年,桂林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了1943亿元。因此,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桂林在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0亿元是行之有据的。
■67400元
数字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桂林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400元,年均增长7%。
数字纵深:
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2015年,桂林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374元,而2020年桂林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目标为67400元,比2015年将近翻倍。这个数字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意味着生活水平更高了。“近年来,桂林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缓中有进。”发改委人士分析道,这也证明,桂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后要达到67400元的发展目标是应该充满信心的。
■43260元
数字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中明确:到2020年,桂林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114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8768元增长到43260元,年均增长率为8.5%。
数字纵深: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变化情况的重要标准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也是消费开支的决定性因素。到2020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就是拿到手里的钱,越来越多了。据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分析:近五年来,桂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城乡居民收入位于广西前列,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目标,是值得期待的。
■16320元
数字链接:《桂林十三五纲要》中明确:到2020年,桂林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由10365元增长到16320元,年均增长率为9.5%。
数字纵深: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民扩大再生产及改善生活的能力,也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据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桂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一直排在广西前列。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十二五”期间,桂林市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3.6%,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实现增长率9.5%是现实的。
500万桂林人的“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28.7万农村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全部脱贫
规划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提出:建立完善***机制,以贫困县(片区县)、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为主战场,注重资源整合,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重,建立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施***,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前,实现全市28.7万农村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全部脱贫,4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个贫困县(片区县)全部“摘帽”。
专家解读:
“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胜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解释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目前,桂林市与全国一样,仍有许多扶贫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要实现2020年全市28.7万农村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全部脱贫,就意味着一场关于***、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将在五年间在桂林市的各个县、乡、村屯打起。
市民畅想:
“我就是***的受益者,如果所有的贫困户脱贫致富,那我们农民的日子真的是翻天覆地了。”家住阳朔县金宝乡红莲村的赵开艳依靠两亩金桔树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难。自从爱心企业和村干部们对她家进行帮扶,指导她种植新品种水果后,她家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未来五年,也是我家脱贫致富的关键五年,我也要把握机会,种出有特色的农产品,向致富能手们学习。”对于脱贫致富,赵开艳充满信心。
社保覆盖全民,统筹城乡
规划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社会保险全覆盖。
专家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解释道,实现社保全覆盖,意味着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工作与否、不分从事何种工作,所有居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种“制度组合”中对号入座。
市民畅想:
老家在灵川县大圩镇的陈菊老人在桂林做小时工,对于社会保险的意义她并不十分清楚,最在乎的就是五年以后自己老了不能工作了还能领到养老金,生病了也能报销医疗费。陈菊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们都参加了新农合,2009年丈夫胃出血住院,报销了一多半医疗费,减轻不少负担。现在,再参加新农保,过五六年也能如同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到养老金了。“钱不多,但有总比没有好,说不定过几年还能涨呢,让人心里踏实。”陈菊畅想道。
完善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
规划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提出:要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员等群体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专家解读: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最低生活有保障,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共享和谐,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才是真正的全面实现小康。”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桂林十三五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和谐共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期盼。这表示,未来的五年,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实惠。
市民畅想:
家住鹦鹉社区的“三无”老人周振英今年81岁了。虽然身边没有子女,周振英这些年并没有感觉到孤单,因为丈夫生前所在单位的工会、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不少社会上的志愿者定期会来看望她,为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如果我能再活5年,我不图别的,只要能一直领到政府给的低保金,享受到政府给的福利,衣食无忧就很满足了。”老人的期待朴素和现实。
全民健康奔小康
规划链接:
《桂林十三五纲要》提出,要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包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建成桂林旅游综合医院。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体系和监管、监测能力,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社区、乡镇、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鼓励学校场馆设施对外开放。
专家解读:
“健康问题不仅是居民关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说,只有把人民的健康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全面实现小康。”市发改委发展规划科相关人士谈道,如今,居民健康越来越得到重视。无论是国家的“十三五规划”,还是自治区的“十三五规划”都提到了“健康中国”、“健康广西”的战略。这意味着各级政府从原来的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为重点,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
市民畅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在人们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如何才能吃得放心是大事。”从事教育工作的秦艳认为,政府关注居民健康,最重要的是把食品安全的问题解决好。“现在一些发达国家都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就是每一样食品都可以追根溯源。如果五年后,我们桂林也能有这样的食品追溯体系,那么我们距离老百姓的‘食品放心梦\’就更近了一步。”
新闻推荐
?俯视古宅院一角?“回”字形亮格?高高的门墙头...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