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渐行渐远的缝纫行业

桂林日报 2016-01-11 04:08 大字

?阳朔葡萄集市上的几台缝纫机都很忙碌。

?这台“牡丹”牌缝纫机已经“服役”50多年。

?77岁的毛老太依然能穿针引线。

毛老太是集市上年龄最大的缝纫机手,对乡亲们拿来的衣物她都会认真缝补。

本报讯(记者蒋伟华文/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曾是结婚必备的“三大件”,特别是缝纫机是当时家庭做衣服的好帮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缝纫机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近日记者在阳朔县葡萄镇却看到了一帮缝纫机手依然坚守在圩日上为群众服务,实在不多见。

近日,记者来到葡萄街的综合市场。正逢圩日,集市上人来人往,在集市的一个口子边,几台缝纫机十分显眼。走近一瞧,几名妇女正在忙碌着。

“这个衣服帮我补一下”“帮我换条拉链”,记者数了一下,这个口子有6台缝纫机,几名妇女忙得不可开交,生意火爆。

“现在这种摊子不多见了。”一换拉链的男子感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便在哪个村子都可以听到缝纫机“嗡嗡”响,特别是过年前后,村里的缝纫机手都会忙着帮人做衣服。后来大家生活条件好了,衣服都是去市场买了,而且衣服破了也不愿意去补了。尤其是近年来,大家都出去打工,村里别说男人,就是年轻的女子都难见几个,缝纫机陆续消失了。而在家务农的汉子和老人们还是很珍惜他们的衣服,稍微有些破烂就会想着补,所以不管是白沙镇还是葡萄镇的农民,只要家里有破旧衣服,都会在圩日时拿去找人补。

“我这个缝纫机有50多年了。”一位大姐一边忙着补衣服,一边跟记者聊起了缝纫机的历史。她自豪地指着她满是“补丁”的缝纫机说,这台缝纫机是“牡丹”牌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品,后来出嫁时被当成嫁妆带了过来,虽然已经“服役”50多年,主人却依然不舍得丢弃。30多年前,大姐就开始带着这台缝纫机在这个市场上帮人做衣服,最多的时候市场上有几十台缝纫机在做衣服。后来随着打工潮兴起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这个市场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只剩下她们几家。记者了解到,6人中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最大的是77岁的毛老太,最小的也有三十好几了。她们基本都是留守妇女和老人,而缝纫机的“年龄”也从50多年到30多年不等。

尤其是毛老太,虽然家里有子女,但经济条件一般,为了补贴家用,她也坚持在市场上帮人缝补。由于天冷,老人的双手开裂,几个手指上缠满了胶布,但老人眼睛好,穿针引线都不是问题。大家看她年龄大,有时中午还帮她买吃的东西。

记者观察到,来缝补的顾客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跟这些缝纫机手也相熟,等待的时候也会聊点家常。而缝补的收费也不贵,一般从几块到十多块不等。

为了多赚点钱,他们会拉着缝纫机赶场于葡萄镇和白沙镇之间。一天下来虽然忙碌,但看到能帮大家补衣服还能补贴家用,她们仍然干得不亦乐乎。

新闻推荐

市人大代表、阳朔县委书记钟洪:实施“四化”思路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本报记者黄蓉文/摄“...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