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遇龙河景区:提档升级更美丽

桂林日报 2015-05-05 01:33 大字

□本报通讯员诸葛保满黎美荣

阳朔县以创建国家5A级遇龙河景区为契机,对景区周边违法用地、违规建筑和旅游秩序进行了大整治,建设生态和谐景区。2014年接待游客量为175万人次,同比增长13.3%;营业总收入8869万元,同比增长12.5%;发放沿河群众生态资源补偿金1050万元,同比增长14.5%;旅游投诉30起,同比下降60%;一般安全生产责任事故5起,同比下降37%,有效实现了“三增长两下降”。

遇龙河素有“小漓江”之称,流经阳朔白沙、阳朔、高田等3镇22个村庄,18.8公里,沿岸的峰林、田园、村落,展示的是梦幻天堂、诗境家园一般的美景。随着深度旅游的兴起,遇龙河成为中外游客最向往的景区之一,乘坐竹筏游遇龙河成了很多游客的最爱。起初,遇龙河沿岸村庄村民自行购买竹筏揽客,毫无秩序可言。2007年7月,为规范遇龙河旅游秩序,县政府引导组建了“溯源遇龙河竹筏漂游有限公司”,旨在对遇龙河竹筏漂游规范经营和管理,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朝阳码头以上的竹筏还是归个人所有,存在“一河两制”现状。国有公司统一售票,只留票价的40%用于开支价格调节基金、沿河村民生态资源补偿金、税费、保险以及公司运营工作经费等,其余60%归组团社和竹筏主,因此在筏工聘用、竹筏安全维护、招揽客人等环节依旧归竹筏主个人或小老板自行作主,造成旅游旺季遇龙河竹筏漂游涨价随意,沿河私设的照相摊点、烧烤摊点等与竹筏主或筏工联手,致使游客多开支吃烤鱼、照相、请筏工喝啤酒等费用,并因此产生纠纷,旅游投诉居高不下。

2014年3月以来,阳朔县对遇龙河景区的违法用地、违规建筑和旅游秩序进行了多次综合治理。共整治违法用地40680平方米;违法建设24750平方米;对14506平方米进行了复垦;拆除河面、河岸违章搭建摊点、摊位(烤鱼摊、相台、小吃摊、工艺品摊点等)38家;清理非法拼装运营竹筏542张,恢复了遇龙河往日的俊秀之美,并确定打造生态公园,创建5A级景区。

该县将原来“溯源遇龙河竹筏漂游有限公司”更名为“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定位为负责遇龙河景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的综合管理单位。2014年共投入约400万元对金龙桥、大石寨、兴隆、夏棠、朝阳、水厄底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改造;对青厄渡等7个码头的票亭、休息亭、停车棚、公厕、仓库、停车场进行了维修或重新制作,并且聘请人员对竹筏、竹椅、遮阳伞等进行突击维护,以确保其安全性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一批能确保安全运营的竹筏和相关设备,其中“跟屁虫”、手机袋、钥匙袋4600多套件,救生衣600件,竹椅300多张,太阳伞400多把,新竹筏260多张,并对破损竹筏及相关设施进行了拆拼、重组,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适应遇龙河创5A级景区发展需要,阳朔县除将遇龙河景区进行提档升级之外,还对沿线自然村进行生态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开放公园,营造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生态酒店,每个房子都是一个会客厅的意境。

该县还在建章立制上做文章,聘请专家编写《阳朔县遇龙河景区管理暂行办法》,作为管理遇龙河景区的地方规定。参与《办法》编写的阳朔县旅游局原局长、世界旅游组织阳朔观测点观测员刘洪发先生介绍,该《办法》是依照旅游法规,结合阳朔实际,参照国内其他景区经验制定的,对景区综合业务、旅游服务价格、景区范围界定等方面都有系统规范的条款约束。《办法》的制定改变了由政府红头文件到地方管理办法管理景区的突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将会对阳朔乃至桂林的旅游综合改革发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

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纯说,景区的近期目标是让遇龙河就像一条公路,竹筏就是“路”上的旅游车,筏工就是开车的司机,遇龙河景区综合执法大队就是“交警队”和“车管所”,在对景区封闭管理的基础上对外公布票价、竹筏编号、筏工编号、投诉受理机构等信息,让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新闻推荐

5小时生死拼搏:阳朔9村民洪水中接力救下两女童

?村民说,当时黄德福就是站立这个已经被折断的树丫上“托扶”了小女孩近五个小时。记者蒋伟华摄?当时小女孩就是从这块田边掉下去的&n...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