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态:桂林科学发展的“生命线”

桂林日报 2014-12-24 08:59 大字

多年来,桂林市不断加大对漓江源和沿岸生态林保护的投入,漓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图为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的漓江。通讯员王崔荣摄

在“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城市发展战略的引领下,7月12日,市委、市政府机关正式入驻临桂新区。图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左),市长唐琮沅(右)为中共桂林市委揭牌。(资料图片)记者何平江摄

2007年,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桂林城市发展战略;今年初,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确定了“加快建设新城,着力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体要求。这些,都为桂林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报记者陈娟

今年7月12日,这是桂林城市发展一个重大历史性时刻——— 市委、市政府机关正式入驻临桂新区,标志着临桂新区成为桂林城市行政、文化中心。

桂林生活网上,得知这一消息的桂林网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民阿听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铭记的日子,市委、市政府机关入驻新区,是贯彻落实‘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生态文明桂林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多年来,桂林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立市之本,将漓江当作桂林市发展的“生命线”来保护。

科学保护漓江

近年来,围绕着科学保护漓江这一重大主题,桂林市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桂林实际的漓江生态发展路子。

桂林城沿漓江而建,自古就形成了南北走向的狭长空间格局。不断增长的人口拥挤在58平方公里的城区,瓜分着漓江的资源。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桂林的发展,也对漓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007年,自治区党委“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的提出,为桂林开启了一扇科学谋划城市未来走向的大门。

2009年,包括创业大厦、“一院两馆”(桂林大剧院、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在内的临桂新区第一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临桂新区已初现雏形,“一院两馆”、建设大厦、传媒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完成建设,交通路网基本成型,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及时跟进。2012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2013年,临桂撤县立区获批,海吉星、保利集团陆续进驻,带来首个城市综合体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

新区在加快建设,老城的疏解提升也没有缓下脚步。福利路二期、西二环北辰立交、万福东路、中隐路西延长线等一批市政道路设施建设,完善市区路网结构;滨水生态广场、正阳路东西巷、桃花湾特色景区、福隆园等重要节点、城中村综合改造,改善着老城生活环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八大行动”的全面推进,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指数,让老桂林城焕然一新。

“漓江的保护,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要在保护中求发展,用发展成果实现更好的保护。”一届又一届的桂林领导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筑牢生态屏障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生态环保之于这片土地,历来都是不可绕过的重心。多年来,桂林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政绩观”,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促进改革开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品位,造福市民的实事、大事来抓。

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规划纲要》提出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本届桂林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源头上防控污染产生。桂林市严格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严把项目审批关。今年,桂林市就对不符合环保审批要求的13个项目,给予了暂缓或不予审批决定。

美丽的青狮潭水库,是漓江补水的后备水源地。从2013年起,桂林市开始对青狮潭库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库养鱼的网箱全部被清理,水库水质也逐步恢复,基本达到饮用水源的标准。在政府的帮扶下,不少原来靠网箱养鱼的农户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经营起了生态“农家乐”,生意红火“水库保护好了,游客多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从养殖户改行搞乡村旅游的老秦感慨地说。

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为目标,桂林市大力实施机动车尾气治理、城市扬尘治理、燃煤锅炉废气治理、采石场粉尘治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和行动,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市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生态趋于良性循环。桂林的空气环境质量连续六年在中国内陆城市中名列第一,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直保持优良。

11月中旬,桂林满城桂花开,来旅游的北方姑娘夏雪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徜徉在如诗如画的山水间,满目尽是绿,微风徐徐送来沁人心脾的花香,醉了!桂林,的确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

满城尽是“翡翠绿”

“全国绿色模范城市”和“全国十佳绿色城市”是桂林的两张“绿色名片”。当游客来到这座国际山水旅游名城时,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放眼望去,处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翡翠绿”。

多年来,桂林市坚持把森林培育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珠江水系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同时,不断加大对漓江源和沿岸生态林保护的投入,把漓江风景区、江河源头、大中型水库周围及交通要道、旅游景区的森林全部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加大对林农补偿力度的同时,对以上区域森林严封死管、禁止采伐。

在植树造林工作上,桂林市同样不遗余力,除广泛开展“大种树、优生态”主题活动、“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及“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外,桂林市在北起兴安县、南至阳朔县的漓江两岸实施“四化”工程,沿线进行“绿化、彩化、花化、果化”。每年开展义务植树就达到了1000万株,绿化面积超过40万亩。

目前,桂林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0%,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3%,均位居广西前列。经常回桂林探亲的唐先生由衷感慨,每次回来,都感到桂林一次比一次绿意盎然,在这座城市里行走,感觉就像在园林中穿梭“绿色名片”果然名不虚传。

新闻推荐

服务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助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市工商联·总商会2014年工作综述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磨长英(左二)到桂林市调研。▲2014年11月6日,市委书记赵乐秦(左一)来到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