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兆桂我的家乡在草坪距离桂林公里坐落在一个僻静的山
□黎兆桂
我的家乡在草坪,距离桂林37公里,坐落在一个僻静的山坳里。群山簇拥,秀水环绕,如熟睡的婴儿躺在一个暖暖和和的摇篮里,非常舒适安然。
美不美,家乡水。说起家乡的水来,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草坪不仅拥有如诗如画的漓江,还拥有一条清冽甘甜的小溪流。这条小溪流到了河泊源村小河里就分成两条:一条钻到地底下,穿过冠岩流入漓江;另一条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人工开凿出来的水渠。我们当地人把这条水渠叫作大泠(音),现在叫做冠岩引水渠。而我对这条水渠有着独特的感情。
这水渠让我的家乡更加富有灵性。
水渠宽2至3米,深数尺,四季长流,冬暖夏凉,水尤清冽。弯弯曲曲的溪水自东向西流淌,贯穿几个村庄,绕过几回山脚,横过几片田野。其间有许多小支流,把清澈的溪水引向田间地头,奔向果园鱼塘。即使遇到旱季也不干涸,沟沟相通,水水相连。一旦遇到雨季,漓江水位暴涨,江水浑浊,可溪水还是那么清亮。这让家乡种出的大米香气四溢,养出的鱼、磨出的豆腐鲜嫩可口,尝过的游客总是念念不忘。溪水流经的每一个小村庄,都会有几个码头,岁月的磨砺让码头的大石板变得光亮平整。码头的旁边总有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或是盘根错节的古樟树,或是二三人合抱的大枫树。溪岸垂柳依依,青草幽幽,野花怒放,偶有一两只大胆的黑鸟停歇在水牛背上。溪水轻柔透亮,欢快的鱼儿在摇曳的水草间自由嬉戏。村里人家大都沿岸傍水而居,出门便可以在树荫下的码头石板上洗菜洗衣。黄昏,残阳西下,倦鸟归巢,村庄又恢复平静,溪水依旧那样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犹如纯美少女的柔情,让人心生怜爱。
如此奇妙的水引得许多迁客骚人饶有兴趣前来探寻。宋朝诗人蔡文作诗写到,“中有一脉清流出,不识源从何处来”。据《桂林漓江志》记载:“四源河又名南圩河,发源于崧坪龙北西侧,海拔1701米,有四水汇合注入空岩,潜为暗河,西至阳朔县西塘村,露出表一段,向北复潜至河泊源,再露地表一段,继潜出冠岩,注入漓江。”直到1985年由中英两国联合组织的探险队共同进行潜水探洞,终于证实了《桂林漓江志》的说法,解决了“不识源从何处来”的问题。
这水让我的童年充满无限乐趣。
码头上,几个大婶用棒槌捶打着衣服,相互数落着自己的男人。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漂在水面上,被一拨拨调皮可爱的鱼儿用嘴一顶,一闪便没了。我们几个小伙伴把衣裤脱下往树杈上一挂,光溜溜地扑到清爽的水里,溅起的水花打在洗衣的大婶们身上。她们佯装呵斥,我们却挤眉弄眼,扎一个猛子逃得无影无踪。在水里我们相约打水仗、比赛潜水,总是要等到千呼万唤的大人拿着小棍子来,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从水里爬上来。
最兴奋的是秋收完之后,村里总要开几天水闸,这可乐坏了我们。我们早早地提着桶儿盆儿,等着溪水渐渐退下,淤泥渐渐显露出来,惊慌失措的鱼儿到处乱窜。我们就争先恐后跳到淤泥里,顾不上泥水沾身,匆忙捉鱼。有时弄得满脸都是泥,像唱京戏似的,也没空用水擦一下。各种各样的鱼啊、虾啊、蟹啊、泥鳅啊,足足有一桶。接着就是闹哄哄的分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你一条,我一条,心满意足的笑声在小溪边回荡。
家乡的水是有生命的,对己无所求,给人却是最美好的东西。我爱家乡的水。
(作者系桂林柘木中学教师)
新闻推荐
傍着“黄金水道”,如何做好致富文章?一份来自阳朔县杨堤乡的走基层报道
▲杨堤浪石风光(资料图片)▲杨堤像这样的农家乐现在已有12家...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