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水造势地生金 ——阳朔“农旅结合、城乡互动”发展记略

广西日报 2013-07-31 18:21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容科彪  本报记者 周 映 文/图

春之花、夏之凉、秋之实、冬之雪;十里画廊、百里新村、千亩茶园、万顷金桔……

近年来,阳朔县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农业树起全国标杆;农民人均纯收入7年增2倍达8377元,去年位列广西各县第四。这道靓丽的“三农”风景线是如何催生出来的呢?

休闲农业年产值超20亿元

阳朔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数十年来,出于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与坚守,当地政府带领群众渐渐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金桔在阳朔有着140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一直“小打小闹”,效益低下,未给老百姓带来什么“钱途”。近年来,阳朔县委县政府引导农民自主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种植技术,转变产销观念,形成以金桔种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该县整合多方力量,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50多公里的百里新村主干道四级柏油路已全线贯通。村内道路硬化工作也在顺利推进,至2012年,完成了100多个自然村120多公里村道硬化建设,打通了农村发展的“任督二脉”,实现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结。

与此同时,通过种植业衍生出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壮大了阳朔另一个支柱产业――旅游业,农民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每种1亩金桔,政府补助300元,还投入资金帮我们完善水、电、路建设。”白沙镇凉水井村村民蒋建诚说,为接待好来体验“万亩金桔生态游”的游客,该村还自筹400万元,建起了可提供“吃、住、游、玩”一条龙服务的凉水井清泉度假山庄,现每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白沙镇蕉芭林村的千亩茶园——七仙峰茶场老板周明有说,得益于当地政府统筹发展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业,他把茶场建成了一个集茶叶生产加工、茶艺表演、采茶游、生态游、吃饭、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茶庄,现每年增收10万元以上。

种金桔,建起了旅游山庄;发了“金桔财”,又吃上“旅游饭”。

种茶叶,建起了休闲茶庄;发了“茶叶财”,也吃上了“旅游饭”。

高田镇历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如今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还有白沙“金桔村”、兴坪“夏橙村”、葡萄“花卉苗木村”、福利“甘蔗村”、金宝“香菇村”、普益“砂糖桔村”、杨堤“桃花村”……在阳朔广大农村,处处是风景,处处是游客,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这块招牌擦得熠熠生辉。

阳朔镇朝阳寨村农民陈永明说,他平时也种田地、管理果树,但一到节假日就接客游览遇龙河,让“务农活、搞旅游”两不误、双丰收。该县旅游部门说,仅遇龙河漂流服务的从业人员就有3300人,其中当地农民达95%。

目前,阳朔县有生态农业旅游村100多个,休闲农业年产值超20亿元。

“四个文明”打造百里新村

山还是原来的山,地还是原来的地,短短10余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阳朔农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立足发展生态农业,从这片生之养之的土地中找到了财富、尊严和价值,对市场经济增强了信心,他们更加辛勤地去耕耘、爱护这片土地。

一座座“小青瓦、坡面屋、白粉墙、木栏杆、青石墙裙”的桂北民居,整齐有序的坐落在青山绿林间,一条涓涓小溪绕村而过。走进阳朔金宝乡门楼村,别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乡领导梁高荣说,该村是广西城乡风貌改造综合整治示范村,实现了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转变,成了山水游、文化游、古迹游、生态农业游的好地方。

近年来,阳朔县先后投入近10亿元,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全力打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百里新村党建示范带”,覆盖阳朔、白沙、兴坪、葡萄4个乡镇的12个村(居)委会66个自然村,方圆200平方公里。

“百里新村党建示范带”以金桔种植为优势产业,带动全县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金桔种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全县现有金桔栽培面积15.8万亩,年总产量达16.2万吨,产值13.5亿元。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0年前不足1000元增加到如今1.5万元,部分村民年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家家户户都按照桂北民居风格建造了当地人称“金桔楼”的洋房,有的村民买起了小汽车。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种植大户来这里学习、观摩;不少村子形成了党支部、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理事会相结合的“三会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山区农村初具雏形;村村建起了文化室、图书馆、篮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社会治安连续多年实现“六个零”,即零上访、零毒品、零发案、零邪教、零犯罪和矛盾纠纷零出村……

高田镇历村党员、女子明星导游员“月亮妈妈”徐秀珍,一个普通的农民因长年做外国人的导游,学会了8个国家的语言,被誉为“全世界最棒的导游”。她还开了两家餐馆,使得全家人都“不像农民”了。

阳朔镇木山村农民莫桂才,一门心思要离开农村成为“城里人”,却屡屡碰壁。回到农村老家,借助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大舞台一跃成为“农家乐”餐馆的“莫老板”,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印象·刘三姐》让300多名当地农民成了“国际演员”,使周边村民2000多人受益。

2012年,阳朔农民人均纯收入8377元,在广西各县排名第四;2013年上半年,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09元,同比增长14%,增幅居桂林市第一。

新闻推荐

突出优势抓住重点 规划引领示范带动

本报梧州讯(记者/李耿)12月13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赴桂林、贺州和梧州三市检查指导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开展情况。危朝安一行重点调研了流域与片区规划、绿化育苗组织保障、农村风貌...

阳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