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进贤楼舫 揭开一段桂林记忆

桂林晚报 2013-01-22 01:59 大字

这里,有望成为桃花江水上游的新码头。

象鼻山脚是桃花江汇入漓江的地方,桃花江乘船游就是从这里启航。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象鼻山不仅融合了山、洞、水等自然景观,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被视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更成为桂林的城徽。从象鼻山至西门桥一段,则是桃花江乘船游之中历史遗存、文化沉淀最厚重的一段。根据史料记载新修建的“进贤楼舫”,可为你掀开一段已为很多人遗忘的桂林历史记忆。

根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所载,桂林市西门一带原叫“阜财坊”。晚唐诗人曹邺(阳朔县人)曾居住在这里。《全唐诗》收录了《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谴朝朝入君口。”这便是曹邺的诗。曹邺中进士后,当时的桂管观察使令狐綯下令把“阜财坊”改名为“迁莺坊”。后来,桃花江畔的桂林人赵观文中了状元。当时的桂州观察使陈环又将“迁莺坊”改名为“进贤坊”。

《临桂县志》还记载着,这一带曾设河泊所,也就是当年管理船只、码头等的衙门。综合这些历史记载,在桃花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中,建设者们对这一带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在西门桥下游不远处的桃花江北岸新建了“进贤楼舫”。

这组建筑的主体是一栋三层小楼,小楼采取桂北民居风格,古香古色,取名为“进贤楼”。游览时,它被周边郁郁葱葱的植物遮挡着,只露出屋顶及屋檐的一角,虽看不见全貌却又别有一番“欲语还休”的含蓄,引人好奇。而河边停泊一船,船全由石材构成,船上并排着3间石头亭子,取名“河泊舫”。乘船游览,首先看到的就是它。从造型上看,船上3座亭子各有特色,仅是圆形立柱的雕刻,就经历了从素净到繁复再到大气的变化。

厚重的历史沉淀,赋予这组建筑很高的文化韵味。既像亭台楼阁又像临水舞台的建筑形式,使它具备了休闲、娱乐的功能。而精美的营造手段和石刻雕工,则让它有着不可忽略的观赏价值。将来,这组“进贤楼舫”有望成为桃花江水上游的新码头。

实际上,对于历史文化,乘船从象鼻山逆流而上在看到“进贤楼舫”之前,在桃花江南岸你还可以看到一座白色的舍利塔。

这座过街式喇嘛塔最早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曾建有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亲书的《金刚经》碑。现在看到的舍利塔,重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塔顶的宝珠形刹顶铸造的铭文依然清晰可见。南北朝梁武帝在位期间,塔旁出现了桂林佛教最早的一座寺院:开元寺。唐代天宝九年(750年)鉴真和尚5次东渡日本失败后,辗转来到桂林并在这所寺庙中传法1年。最终,鉴真借道广州,第6次东渡日本成功。

在舍利塔和进贤楼舫之间的桃花江南岸,可见一高大雄伟的牌坊——— 朱紫牌坊。牌坊东侧有一浮雕取名“朱紫高升”,旁边一小巷则是有名的“朱紫巷”。唐代,官员的等级高低用服饰的颜色加以区分。通常,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五品以上为朱色。因此,“朱紫”是高官之意,引申开来也带有高升进爵的意思。

从象鼻山乘船出发航行到西门桥,时间虽然不长,但你仿佛跨越时空穿行在桂林的历史当中。倘若你愿意赋予一些想象,古代桂林人鲜活的生活就重现在你的眼前。

■相关景点

文昌桥

始建于明朝洪武九年,在民国时期经过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经过历次改建后,现在的文昌桥是无腹板拱桥,桥拱天面制作了讲述鉴真和尚说法、神象传说、文昌桥和桃花江传说等桂林经典故事的浮雕。

胜水坝

长100米、宽20米,全用长方形巨石平铺而成。洪武八年,桂林城向南扩至南门桥、象鼻山一带。第二年,人们在桃花江(古称阳江)向南转折的故道中筑堤坝,既分引阳江水进城南护城河,又使漓江洪水越过堤坝由宁远河即阳江故道,汇入漓江。

西门桥

宋代时,西门桥为托板桥,民国时建成三孔石拱桥。石拱桥因战火毁坏后,过河只能靠渡船或涉水,有时水大,则常有人遇难。新中国成立后,此处江段架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拱桥。

新闻推荐

西街上尝免费汤圆 漓江边赏音乐焰火 元宵节 十万人阳朔狂欢

昨晚,中外游客相聚阳朔西街,做汤圆品汤圆,共度元宵佳节。本报讯 “汤圆,团、团、圆、圆!”来自英国的游客Susam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一边...

阳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