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机械化种植助贫困户节本增收

桂林日报 2020-04-04 13:49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陈静通讯员蒋甲济)3月31日,在兴安县崔家乡“全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温控大棚育秧温室里,工人正在播种劳作。这个合作社建有830多平米育秧大棚,有8箱育秧架,可以为6000多亩稻田提供优质稻秧苗。

“有合作社帮忙种稻很省事,在扶贫车间每个月又有1000多块的收入,我在2017年就脱了贫。”张玉珍是崔家乡高泽村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人,每年靠种植水稻为生。扶贫联系人帮她申报了产业奖金,她用这笔钱买了肥料和农药,犁田耙田都由合作社的机械完成。每年收割水稻时,合作社免费或半价用机械帮她收割,她直接能拿到烘干的稻谷,让她省了不少力。

作为广西粮食生产大县,兴安县优质稻种植29.85万亩,在崔家乡、溶江镇、高尚镇等有6000多亩,其秧苗大都是通过合作社提供并帮助种植。据合作社负责人唐新全介绍,合作社每年帮助农户种植水稻4000多亩,从育秧、施肥、管护、收割,全程全包,农户可以有600元一亩的纯收益,这收入相当于农户自己种植和收割的全部收入。

在采访中,兴安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社“保姆式”代种的优质稻,省去农户在人力、投资、技术、销售各方面的操心,让其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务工和发展其它产业。尤其是杜绝了一些农户因技术缺失可能导致的育种失败或施药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解决120多户贫困户的种植难题,为贫困户增收900多万元。同时,机械化、集约化种植优势发展壮大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特色高效模式,2019年底兴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9.85万亩,产量13.81万吨,为粮食安全筑起了有力屏障。

新闻推荐

兴安白石乡:夜校点亮农民“夜生活”

本报讯(通讯员周保强记者秦丽云)连日来,兴安县白石乡不间断地举办农民夜学微讲堂,点亮当地农民的“夜生活”,很多村民受益匪...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