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1700多名志愿者奋战在防控一线

桂林晚报 2020-02-09 10:30 大字

驾驶自家小轿车每天行驶近百公里宣传防疫知识,每天背50多斤重消毒液走村入户消毒……连日来,为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兴安县1700多名抗疫志愿者在贡献力量。

每天驾车行驶近百公里宣传防疫

“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人与人的接触等传播,请大家出门务必戴好口罩……”5日上午,兴安县界首镇兴田村委组织委员马俊云驾驶着自家小轿车行驶在村道上,村民们又听到了熟悉的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

兴田村委下辖14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人口5300多人。因为地理面积宽,山路多,很多相邻的自然村之间,也相隔近10公里。疫情防控工作艰巨,如果单独靠走路或者骑车宣传,占用的时间多,村委人手也不够。如果开车,可是村委条件有限,根本没有公车。这个时候,马俊云想到了自家开了好几年的电动小汽车。“张贴和发放宣传单,有的群众不一定看,老人家也不一定认得字,年龄大的又是易感人群,如果用流动喇叭广播的方式,效果会更好。”马俊云说,想到这个“妙招”后,他第一时间找来优盘,拷贝好疫情防控的宣传资料,再把村委的小喇叭安装起来,就成了一辆简易的宣传车。

从1月26日开始,马俊云开着小汽车走村入户,往往早上9点出门,下午5点才回家,一天的行驶里程近百公里。

除了开车进行流动广播宣传,马俊云每到一个自然村还会张贴各种疫情防控的宣传册。他算了算,这些天来,他和村委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一共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6000多份,“基本上每户都送达到位,一点不含糊。”

每天背50斤消毒液走村入户

吕定兵是兴安县崔家乡驻粉山村委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也是兴安县抗疫志愿者之一。5日中午12点半左右,记者拨打吕定兵的电话时,他刚刚结束在崔家乡三义村委、田心村委的消毒工作。

身为一名抗疫志愿者,从大年三十至今,这半个月来,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每天背着消毒液,走村入户地开展消毒工作。

消毒的工具是一个喷洒农药的喷壶,里面装满50斤重的消毒液,整套消毒工具近60斤重。这点重量,对于一个“80后”的青年而言,似乎不算重。不过,因为天天背着消毒工具,而喷壶的肩带又比较细,吕定兵的肩膀已经勒出了红肿的印记。每天晚上回到家,细心的女朋友会准备好热水,帮吕定兵热敷肩膀,才能让他稍微减少疼痛。尽管如此,第二天,他照样毫无怨言地背上消毒液,继续开展消毒工作。

“说实话,天天负重消毒,累是肯定的。”吕定兵说,虽然身体确实吃了不少苦,但是想着能为乡亲们做好消毒工作,能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他觉得“痛都是小事,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才是大事”。

记者秦丽云通讯员邓桂荣

新闻推荐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兴安:扎实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建设综述

全体禁毒社工及其家属开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徒步活动兴安县禁毒办主任吴玉平(右)在自治区禁毒现场会上作经...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