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商道上塘口田

桂林晚报 2019-09-07 11:05 大字

至今村民仍在使用的水塘。

■李国权文/摄

塘口田村位于兴安县城东南,距县城28公里,距白石乡政府3公里,现有兴安至漠川乡级水泥公路从村的南边经过。这条公路是民国以前漠川河流域翻过盘古岭通往高尚、桂林以及兴安的重要古商道,塘口田村是这条古商道上的重要节点。该村坐北朝南,北面、东面、南面皆为绵延的海洋山系,其北背靠金盘岭、石雨狮山,其南面对狮子山、寨子岩,东边毗邻盘古岭山脚下的三友村,西边是如今的乡政府所在地鳌头村,贯穿东西的钉子石板古商道与村距离300米。湘桂古商道在鳌头村分叉,一条经高圩、上桂峡、高尚通向桂林,一条经七里峡、粉山、上塘到兴安。塘口田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是兴安县著名的传统村落之一。

奇异水塘成就塘口田

塘口田的村名由来,源于村中两口水井。两口水井在塘口田村街道的西边,街道东边是一溜古商铺及民居。两口井南北并排,相距两米余,靠村街里面(即北面)的井叫金盆,靠外面(即南面)的井叫银盆。两口井虽然相距两米,却一个冒清水,一个冒浑水。金盆就是只冒浑水的井,且浮泥多,浑浊的水见不到底,不知其有多深。村人只好将井围起,不许小孩靠近,久不久从塘里挖浮泥做肥料。而银盆则每天不停地冒着清澈的泉水,井里装不下,咕咕往外溢。村民将井围成一方200多平米的水塘,水塘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井口(即塘口),属饮用水,面积有4平米,第二级中塘,为洗菜水,亦可供牲畜饮用,面积在80平米左右,第三级下塘(也叫塘尾),为洗衣被和杂物用水,面积在120平米左右。此井天再旱不枯,河再涝不渗,井水可供全村人生活之用。

这两口水塘的水温也非常独特。夏天,金盆被晒得热气蒸腾,银盆却是清凉爽透。白天,路人常舀井水解渴;晚上,人们沿着井水下游,男女老少在沟渠里冲凉。冬天,金盆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孩童可在上面溜冰嬉闹;银盆却不结冰,清澈的水面雾气氤氲,水净如银;村民劳作回来清洗农具,冻僵的手竟然边洗边活泛起来,水不但不冷,还有一点温热。这两口水塘远近闻名,曾有科考人员对其探讨研究,但终未得出结论。

古商道上最佳歇脚地

银盆井水的神奇远近闻名,在古商道上来往的客商歇脚塘口田村的也越来越多。从村口进入村中,沿井塘边老街一排老商铺仍然尚存,有窗口式柜台的,也有大门板铺门式的,一个铺面的侧面墙上还留有字号:余记裕新昌。民国以前,塘口田以客栈(伙铺)居多,都是因为塘口田村的水好,到此歇脚的客商众多。塘口田圩与鳌头圩、高圩三点一线,形成三个圩集,三个圩日错开,方便白石洞周边村民往来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因塘口田村外来客人多,每当塘口田逢圩日,村民将自己做的农副产品及小吃摆在自家门前,前来挑选购买的客商和乡民络绎不绝。塘口田村有两样东西名声在外,那就是酿酒和水豆腐。这酒和水豆腐都是取银盆的井水,用祖传的传统工艺酿造和磨出,水酒香醇醉不上头,豆腐纯白细腻,口感与众不同,不但本地人喜欢,许多外乡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还有一种工艺产品在民国以前的塘口田村也很出名,就是自织的土纱布,销售的布有黑、蓝两种颜色。

塘口田村现有人口1500余人,由6个村民小组组成。1950年前人口在800人左右,有唐、李、刘、余四大姓。唐、李、刘三姓居多,余姓次之,其他姓氏如陈、赵等姓为土改以后搬来。村里居民均为汉族,说桂北官话。

唐姓家族的始祖于清顺治年间从湖南永州零陵东安乡新兴里迁来,往来于湘桂古商道经营水酒生意,后看中塘口田银盆水井,在井旁边建立酒坊。不久,该酒坊的酒香飘四方,享誉湘桂两地,生意做大后始祖携家眷在此建房落下脚来。

李姓始祖于清康熙初年最先到塘口田落脚。李姓始祖早年往来于湘桂古商道上的村落从事木工活路,其打造的木工家具美观精致,经久耐用,在白石一带享有盛名。因慕名前来求请上门做家具的户主越来越多,以至于逢年过节都无法回家团聚,经村民建议,李姓始祖在塘口田的井边建起房屋,将湖南东安老家的父母、妻小一并接来塘口田居住,从此在塘口田繁衍生息。

刘氏始祖自清道光年间从湖南永州火烧桥搬来,最先以织土纱布为业。始祖沿着湘桂古商道往来于湖南桂林两地,走村串巷,推销土纱布,并收购麻纱。清末民初,刘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购置房产田产的居多。家境殷实的刘氏家族更重视教育。

新闻推荐

回望历史 砥砺奋进

□恭城民族中学欧阳颖“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