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引领 魅力绽放——兴安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跨上新台阶

桂林日报 2016-11-06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刘倩通讯员周玉祝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漓江、湘江发源于此;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永不磨灭的红色文化;还有龙船调、贺郎歌、马仔调、师公舞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在“美丽南方”的魅力小城兴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悠长的文化。

近年来,在桂林市委“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引领下,兴安县委、县政府积极挖掘和传承本地特色文化,通过项目带动,将文化内核融入城镇化建设中,随着县城内秦始皇铜像广场和马援广场等改造提升、灵渠南区精品旅游线路文化长廊打造,以及一系列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为城市注入了灵魂。展现了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独特魅力。

文化引领,为城市注入灵魂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为湘江战役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兴安县委、县政府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发挥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丰富桂林红色文化内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充分保护发掘红军长征过桂北遗址(遗存)。

今年以来,兴安县对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对纪念设施进行维修清洗,加强公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对大门外停车场进行改造升级,并对清石园和双拥林进行绿化美化。同时,兴安县还对光华铺阻击战烈士陵园、界首红军三官堂、老山界大型浮雕等湘江战役遗址(遗存)进行了整修,让人们更好地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

素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美誉的灵渠,是兴安人的骄傲,而因灵渠2000多年来生生不息的积淀,也造就了兴安独具特色的文化气质。兴安的城镇化建设,便处处彰显灵渠的身影和内涵。早在1993年兴安便修建了秦始皇铜像广场,是县城的文化地标。今年,兴安将广场进行改造提升,不仅在广场增加了水系,取意灵渠的泄水天平和蝙蝠;同时,还增加秦代兵俑,辅以花草树木、绚丽多彩的灯光,使历史文化气息得到完美体现。

灵渠南渠从兴安县城一直绵延至严关、溶江两镇,沿途风光绮丽。今年以来,兴安县积极打造灵渠南渠精品旅游线路,并以此为依托,全面推进沿途乡镇、村庄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绿道新建、综合环境整治、森林景观打造及文化长廊建设等,令无数的游客在灵渠及沿岸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掌故中流连怀古。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在兴安疏浚灵渠、平定叛乱,是许多兴安人心中的英雄。为提升城市内涵和品位,兴安县对原先陈旧的兴龙购物广场进行改造提升,将一尊汉时伏波将军马援跃马驰骋疆场威武雄壮的雕像竖立其中,还增设兴安八景的主题浮雕,并以“万里桥、猫儿山、天下第一陡、古严关风景”为主题的地雕作为广场中心的铺地。“望景抒怀,梦醉兴安”,改造更名后的马援广场成为市民购物、休闲、娱乐和品读历史的好去处。

以人为本,打造宜居之城

“城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在城镇化建设中,兴安县坚持项目带动,除秦始皇铜像广场、中心广场、马援广场等几个建设项目,还有县城进站路建设、双拥路片区道路、志玲路、城台路改造,以及湘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北污水处理厂工程、灵渠古城建设项目等,概算总投资达26亿余元。

兴安在项目规划和实施中,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广开言路、广纳良言。“本着对兴安人民、对兴安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们在项目初步方案形成后,通过召开住建局规划评审小组会、各部门专家评审会、县规划审批会等各类会议,反复论证、推敲细节,几易其稿,尽最大努力出精品、显亮点、蕴文化。”(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林妹妹”不辞而别“天真哥”人财两空

其貌不扬的他以为碰到艳遇女子和他相识1天就谈结婚其实对方看中的是他好骗年近四旬,貌不出众,兴安男子阿强(化名)做梦没想到有个美女会看上自己,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真发生了。两人结识一天就已谈...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