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态旅游富瑶乡 民族团结奔小康———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成立30周年综述

桂林日报 2015-11-25 04:41 大字

▲千山翠竹有宝藏。记者文烨摄

▲雄伟的川江水库大坝。

记者文烨摄

▲华江集镇区新貌。

?华江民族文化广场。

▲兴安县委书记阳明(中)在华江瑶族乡党委书记欧阳勇(右)的

陪同下,到华江调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高寨生态旅游村全貌。

▲媒体记者采访到华江旅游的外宾。记者文烨摄

▲瑶家婚礼。

▲华江集镇旁新修的滨江路通讯员张勋摄

▲华江幼儿园的师生在做游戏。

▲游客在忘忧谷洗尘时池游泳。

核心提示

都说漓江天下美,最美不过漓江源。在漓江源头,华南第一峰——— 猫儿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纤尘不染,她就是兴安县华江瑶族乡。

华江瑶族乡成立于1985年9月5日,是兴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这里居住着汉、瑶、壮、苗、土家等民族,总人口1.8万余人,其中瑶族人口4739人,占总人口的26.22%;华江先后获得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西毛竹加工之乡”等众多荣誉称号。

醉美漓源,多彩瑶乡。30年来,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辉映,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华江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华江按照“生态立乡、竹业富乡、文化大乡、旅游强乡”的发展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集民俗风情、生态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为一体的高品位生态旅游圈。

2014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6.67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1.55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00元,有广西少数民族“首富乡”美称;2015年,华江各项工作又取得长足发展。一个生态、富裕、文明、团结、和谐的瑶乡,已在当年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 老山界下悄然崛起。

□本报记者文烨通讯员张寒

生态立乡藏金山生态旅游富瑶乡

乘车一进入华江瑶族乡境内,一座座苍翠欲滴的青山,演绎着原生态的诗意;一条条晶莹剔透的溪流,展现的是生命不息的源泉。森林是水土的卫士,是它绿化了华江大地的山川;水是生灵的甘霖,是它养育了华江的万般生灵。千峰凝翠,万溪汇聚的华江,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人间天堂。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围绕“生态立乡”的发展思路,坚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以建设生态乡村为契机,深入贯彻执行《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相关法规,持续加大森林保护及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降低污染排放,把好保护漓江第一关,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瑶乡。目前,全乡有山林面积达54万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4%。

华江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一到节假日,华江境内的瑶苑景区、龙潭江景区、超然派景区、漓源瀑布景区、猫儿山景区的游客便络绎不绝。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民族工艺品业、特色农业大发展,增加了各族群众的收入。

2014年,华江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工作,认真实施“旅游强乡”战略,把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全乡经济发展最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多渠道成功引进5个旅游新项目,总共计划投资6.7亿元,目前完成投资4.5亿元。其中猫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山庄二期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现已投入2.2亿元;计划投资2.3亿元的依山伴水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9100万元;丰泽谷度假山庄,现已投入6000万元;一山半岛红色生态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当中。续建项目3个,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总投资5.9亿元。这些重点旅游项目的落实,推动华江生态旅游业的大发展,让华江逐渐融入到大桂林旅游圈之中。

华江近年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对从事旅游业人员进行培训,整合农家乐资源,启动了旅游咨询中心服务项目,提升了全乡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了农家乐品位和档次,旅游收入稳步增长。去年,华江接待中外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0多万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各乡镇前列。

“华江狠抓生态保护,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是我们最大政绩\’的理念,大力发展有‘绿色银行\’之称的生态旅游,已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切实保护好漓江母亲河源头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这也是华江实施\‘生态立乡’战略的具体体现。”华江瑶族乡党委书记欧阳勇对记者说。

华江紧紧围绕“旅游强乡”这一目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力打造华江旅游品牌。截至今年10月底,由兴安县依山伴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修建的依山伴水大酒店已经投入运营;桂林市猫儿山旅游公司正在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已通过自治区旅发委的验收;高寨老潘饭店也已通过3A级农家乐的验收;民族广场3A级旅游公厕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很快将投入使用;旅游公厕、酒店及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亦得到升级。

2015年,华江以建乡30周年大庆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把滨江路民俗旅游、高寨农家乐生态旅游及老山界红色生态旅游等项目,作为“十三五”期间的经济撬杠来抓,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此外,龙塘江、界脚湾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也在全面推进中。

华江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着力打造消费层次丰富、服务水平一流、市场规范有序的华江旅游品牌。突出华江红色生态休闲旅游特色,积极推进桂林老山界红色生态旅游项目的全面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旅游村建设,引导鼓励和支持农家乐发展,目前已建设一批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特色各异、功能齐全的农家乐。同仁村的“瑶苑”,是华江农家乐的典型代表,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高寨村发展农家乐47家,其中有自治区三星级农家乐8家,成为漓江源头生态旅游“第一村”。有高寨等11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基础设施建设好瑶乡如今换新颜

11月20日上午,记者在华江民族文化广场改扩建项目现场看到,华江河两岸正在大兴土木,一派轰轰烈烈的建设景象。

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华江民族文化广场景观树、苗圃、地砖、瑶族图腾柱、升旗台、主席台改造等工程均已建好;民俗文化博览馆项目外墙粉刷、内墙装饰及大门修建工作已基本完工;新建的已交付使用的东村风雨桥,长71.68m,宽4.5m,横跨华江河上,非常壮观;宽18米、长1.3公里的滨江景观大道工程,既美化了华江集镇,又疏解了交通;集镇区道路硬化、绿化及排水工程已基本完工;长度为1620米的集镇区民族大街两边的雨水管网铺设及自来水管网铺设已基本完毕……

据华江瑶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盘昊介绍,因华江地处偏远山区,民生基础设施过去比较薄弱。建乡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华江瑶族乡党委、政府带领各族同胞团结奋进,共谋发展,让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华江乡党委、政府以30周年乡庆为契机,大力建设民生基础设施,重点实施乡庆项目多达17个(共38小项),项目总投资4595万元。

华江今年的乡庆项目主要是:以华江集镇区为中心,着力抓好民族广场、民族大街风貌改造、滨江景观大道、民俗文化博览馆、风雨桥等基础工程,提升小城镇整体形象;以高寨村为重点,着力抓好休闲广场、立面改造和绿化亮化等旅游设施,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以落实公共服务项目为抓手,改善道路交通,建成一批村级活动中心和星级公厕,做好自来水入户工程,完善垃圾处理设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目前,各乡庆项目已大部分完工,进一步夯实了华江的发展基础,提升了发展水平,让全乡人民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千山翠竹有宝藏林下经济谱新篇

穿行在华江山水之间,人们总会被这里成片的青翠竹林所吸引;这些竹林,在成就瑶乡大美风光的同时,也带富了华江一方群众。

据乡领导介绍,目前,全乡毛竹面积达23万多亩,年产毛竹超过600万条,是“全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华江还积极整合资源,将竹制品加工做得风生水起。现在,全乡有竹制品加工企业77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竹制品创业人员近5000人,年加工毛竹800多万条,竹制品年销售收入5.7亿元。主要竹制品有铁炮串、竹衣架、竹筷等,其中主导产品铁炮串在全国市场占据80%的比重。

靠山吃山。华江充分利用丰富的毛竹林发展林下经济,例如在竹林下套种草珊瑚和广东紫珠,规模发展六洞茶、香菇、木耳、高山灵芝等,在河谷、小溪边发展冷水鱼、娃娃鱼、山蛙养殖,增加了许多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让瑶乡人在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尝到致富甜头。同仁村的六洞茶种植示范点,种植面积已达120亩。

据统计,华江近两年来新建千祥黄隘50亩火参果种植场1个;在千祥村委高田村增加一个面积约为150亩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在水埠村委桐岭口新增珍珠鸡养鸡场一个,数量约为3000羽;在杨雀岭新增一个山蛙养殖户;在小河村新增规模养牛户2户;在锐炜村建起兔子养殖场,年出栏量超过2万只……

华江农业不断以特色打开市场,以质量拓展市场,种养专业户的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构建起“千山翠竹是宝藏,林下经济谱新篇”的新格局。

民族团结硕果丰民俗文化绽奇葩

一个个村寨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演绎着民族文化的传承。瑶家人能歌善舞,爱好文化体育活动。在华江生态文化节、盘王节等节庆活动中,瑶族同胞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让瑶族文化在节庆活动中不断传承。

华江瑶族风情浓厚,又是红军长征所经之地,集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于一身。为更好地保护传承瑶族文化,华江修建了民俗文化博览馆、竹山脚瑶族文化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红色文化景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了老山界长征纪念馆等。此外,还开办了反面刺绣和瑶语培训班。从瑶乡走出的升坪村篮球队,在2015年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中,获得了桂林赛区冠军。

华江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多场;积极参与兴安县原创文艺节目大赛,其中获得二等奖一个,锐炜村委江头自然村文艺队获得2014年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的荣誉称号。

按照县里的安排和部署,根据桂林市漓江补水及防洪工程指挥部的工作要求,该乡近年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水库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了川江水库和斧子口水库的移民搬迁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县三大水库建设指挥部做好库区矛盾纠纷调处和库区企业搬迁工作,促使移民安置得到有序推进。目前,川江水库移民已建房304座,完成约80%,斧子口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也在全面推进。

30年来,华江加强普法工作和民族团结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及民族团结共识,历年来发生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在全县各乡镇都是最少的,受到上级领导好评。

生态乡村成公园农民幸福指数高

走进华江的一个个生态乡村,四周森林密布,百鸟啁啾,溪流淙淙,空气清新……这里是一个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这里是一个个山清水秀的绿色天地,这里是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近年来,华江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乡村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全年完成危房改造41户,完成集镇区林业站至车站的道路硬化800米,完成水埠村委桥头寨至桐岭口自然村道路硬化2千米,完成锐炜华江街到枫木岭自然村进村道路硬化1.6千米。对千祥村委白岩江、渗江岭、军田头、车滩上下村以及同仁村委兴隆坡等6个自然村的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完成车滩上下村、岭头、洞上上村、东岭、竹山脚、桥头寨上下村等村屯的太阳能路灯安装工作,创建洞上源里江、同仁塘坊边,坡岭等3个市级文明卫生村,建成凤凰寨、鲤鱼塘、额头等6个县级文明卫生村,完成瓦窑面、青殿普惠制新农村建设,整个农村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以生态乡村为支点,大力美化人居环境。乡党委、政府把“美丽华江·生态乡村”活动列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力打造天常蓝、地常绿、水常净的宜居环境。全乡多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对集镇市场、公路周边、景区景点、村屯周围、河道沟渠、田园及车站等重要节点位置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上一层楼。今年4月,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体政府党员干部、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员、二层机构和各村委干部,集中到千祥村委湾塘自然村开展了“同植一片新绿,共建生态家园”专项活动。积极创建生态乡村示范点,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桂花等苗木,对同仁村委桐子坪自然村及锐炜村委鲤鱼塘自然村,按照规划设计进行绿化,大大改善了宜居环境;积极创建“绿色村屯”,依托高寨村发展农家乐基础设施较强的优势,对高寨村道路两侧进行绿化,让高寨村的居住环境更上一层楼。投资13万建起同仁新村和塘坊边饮水工程,受益人口达400人左右;投资18万的同仁双江口自然饮水工程,受益人口达300人。

现在,华江的村村寨寨都是房在花园中,村在森林中,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乡村,是宜居宜游的人间仙境。“我们村现在建设得如同一个大公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高寨村村民潘奇权说。

魅力华江,风光无限。春华秋实三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30年的奋斗,可歌可泣;30年的成就,绚丽多彩!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未来的华江必将更加繁荣辉煌!

(除署名外,其他照片均由华江瑶族乡人民政府提供)

新闻推荐

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实施“三大行动”桂林工业:在转型升级中逆势增长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通讯员周成晖)2015年,在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桂林市围绕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积极实施创建国家“两化”深度融合试验...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