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长存天地间—桂林人民与“飞虎队”队员70多年友好往来回顾
▲“飞虎队”标志
▲“飞虎队”老队员向随行者讲述当年打“鬼子”的故事。
▲当年扩修机场时的石碾子仍静静地躺在那里。
▲“飞虎队”老队员重回桂林,旧地重游浴血奋战过的地方。
▲“飞虎队”队员在秧塘机场“飞虎队”指挥所旧址留影。
?“飞虎队”队员与驻地百姓亲如兄弟。
?在秧塘机场,“飞虎队”老队员们惊喜地发现,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碾压跑道、路面的大型混凝土轱辘却还在老地方。
▲百姓为“飞虎队”运送急需物资。
▲故地重游,让这些已是白发苍苍的“飞虎队”老队员感慨万千。
▲部分“飞虎队”老队员及他们的家属一起回到桂林,追寻那远去的激情岁月。
1942年6月11日,陈纳德将军亲自率领“飞虎队”的4架P-40E型和8架P-40B型“战鹰”式战斗机到达秧塘机场,1944年10月下旬日军逼近桂林前夕,陈纳德将军下令“飞虎队”从桂林基地战略撤离 。期间 ,“飞虎队”从秧塘机场出征打击日军,取得的辉煌战绩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在这前后,秧塘机场和“飞虎队”发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报记者周文俊整理
自1942年6月11日陈纳德将军率领“飞虎队”的4架P-40E型和8架P-40B型“战鹰”式战斗机到达桂林。此后2年多时间里,英勇的“飞虎队”队员与顽强的中国军人和桂林人民,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一起并肩作战、友好交往,用鲜血和真情结下了生死友谊,并在桂林留下了彼此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战争结束后几十年里,无数当年在桂林战斗过的“飞虎队”老兵,带着亲属一波一波地不惧千辛万苦陆续“回到桂林”,追寻青春的足迹,寻访曾经战斗过的秧塘机场以及曾经并肩战斗过的中国战友;而“飞虎队”老兵一波一波“回到桂林”寻访,也受到了中国和桂林各界的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温暖了一颗颗远道而来且热切渴望的心。从曾经的并肩战斗到如今的频繁往来,70多年来,桂林人民与“飞虎队”队员们一起谱写了一曲曲中美两国民间友好往来的和谐深情赞歌。
并肩战斗:炮火纷飞中结下了生死友谊
1942年6月12日凌晨,“飞虎队”刚刚来到桂林第二天,秧塘基地便响起了空袭警报,敌机带着强大的引擎声呼啸着飞来桂林。“飞虎队”立即起飞升空,与敌机在桂林上空激烈交火,斗智斗勇。最终,11架敌机被击落,其中有两架受了重伤逃遁后坠落;“飞虎队”虽损失两架飞机,但两位飞行员均返回基地,“飞虎队”到桂林首战便取得“六·一二”大捷,桂林民众群情振奋。特别是进入1943年下半年后,“飞虎队”与中美空军混合部队并肩战斗,取得了桂阳空战、义宁空战、轰炸台湾新竹机场、支援常德会战中国军队地面作战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威震长空,大大鼓舞了桂林民众抗战的决心。
对于“飞虎队”英勇帮助中国抵御外敌并取得节节胜利,桂林民众内心充满感激,纷纷以各种形式慰劳“飞虎队”队员,双方在炮火纷飞的战争中建立起用鲜血和真情凝成的生死友谊,并随着抗战的深入不断加深。
“六·一二”首战大捷后,桂林民众便毫不吝感激之情。1942年7月8日桂林版《大公报》报道说:“‘飞虎队\’英勇帮助我们抗击日寇,保卫领空,桂林人民向‘飞虎队\’送上汉鼎、唐炉等珍贵文物,可见大家都是掏心窝的。”而受感动的“飞虎队”则怀着深情厚谊,专门致信向桂林人民和各界人士表达谢意。信中说道:“诸位赠送我们这许多礼物是如此的精美和珍贵,而诸位赠送礼物给我们的诚恳度,更使我们十二万分的兴奋!”“我们在桂林所受到恳挚的招待,没有其他的地方能够比得上。”
1942年7月4日,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改编归入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驻华特遣队。为感谢“飞虎队”(即特遣队)继续保卫桂林领空,当年7月25日,桂林的湘桂铁路局理事会、中国银行等18个机关团体、重要企业联合一起,在国宾馆的乐群社西餐厅举行大型茶点晚会慰劳在桂林的“飞虎队”队员,晚会还特以英语致欢迎词,让上百名参会的队员及家属真切感受到大洋彼岸的亲切和温暖。
至1942年8月14日抗战时期的空军节,桂林隆重庆祝并热情慰劳特遣队员。首先由各机关团体组队,将各种慰劳品送去秧塘基地,赠送到每一位特遣队员手上;同时晚上举办空军晚会和放映电影,鼓舞士气。为了回谢桂林民众,“飞虎队”结队升机,飞到市区上空,举行高空及低空的绝技表演,让观看的桂林民众兴奋不已。
可以说,为感激“飞虎队”队员对中国和桂林抗战的帮助,当时的广西省市当局除举行各种祝捷酒会外,凡有节庆,各界人士必邀请飞行员光临庆祝大会或是组织慰问团深入到营地慰劳;各机关、团体与学校还常常争与飞行员进行球赛增进友谊;同时还帮助“飞虎队”建招待所等,让他们在战争之余愉快生活。桂林人民认为,危难时,“飞虎队”背井离乡,以年青的生命、热血博得赫赫战功;欢乐时,就应该与他们分享。
大家同甘共苦,共度患难,铸就生死友谊。
热烈欢迎:老兵们桂林欢迎你们“回家”
“我一生最灿烂、最辉煌的青春时光便是在‘飞虎队\’,在中国壮丽的蓝天。中国土地上埋葬着我们的战友,还有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中国军人。”忆及战斗岁月,一位“飞虎队”队员动情地说,而这也代表了许多“飞虎队”队员的心声。数十年过去,中国人民仍然记得他们,他们同样也忘不了中国,忘不了桂林,并纷纷踏上旧土追寻青春足迹和峥嵘岁月。
1987年4月4日,一行39人的专车来到秧塘机场遗址,车窗前“飞虎队”三个大字苍劲醒目,他们是较早一批重访桂林的“飞虎队”队员。车刚停,队员们惊喜地发现,当年碾压跑道、路面的大型混凝土轱辘还在老地方,纷纷下车围着轱辘合影留念。
随车的罗伯特是当年驻防桂林最久的一名老“飞虎队”队员,是第23战斗机大队第74中队的飞行员。“从1943年10月至1944年9月,我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一年,参加过多次战斗,击落日机2架,击伤日机2架。”罗伯特兴奋回忆说。这个当年20岁的年轻人再次重游故地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1991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北京航谊会邀请了美国“‘飞虎队\’14航空队”老队员访华团共324人分两批到桂林忆旧访问。这么多的老队员访华尚属首次,在中美两国都引起轰动。10月26日下午,首批刚下飞机的老队员受到桂林人民热烈欢迎。“热烈欢迎‘飞虎队\’到桂林”、“欢迎‘飞虎队\’回老家”的横幅让许多老队员激动不已,纷纷到横幅前留影。当时的桂林市政协相关领导专门会见部分老队员,并深切感谢他们当年来华支援和对桂林抗战作出的突出成绩。
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女士对桂林一直有特殊感情。199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和世界和平50周年纪念日,她专程从美国邀请沃特伯瑞合唱团来桂林,在桂山大酒店一楼大厅演出,受到桂林各界群众热烈欢迎。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合唱团专门排练演出了《义勇军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歌声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烽火抗日的年代。
2003年11月3日,由二战盟军老兵、著名的“飞虎队”老队员组成的“驼峰、飞虎历史大追踪”旅行团来到桂林,寻访秧塘基地旧址。再次回到曾经出生入死的地方,如今已经八九十岁的老兵们感慨不已。
“当年这两座山洞里是‘飞虎队\’的指挥部和指挥所,陈纳德将军就在这里指挥、抽他的‘骆驼\’牌香烟,‘飞虎队\’的一切指令也都从这里发出。”老兵们轻抚洞口岩石回忆说。他们一边说一边不停拍照留念,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随着回忆定格在明媚的阳光里。
“你们是当年的英雄。”随团的记者说。
“我们只不过是为好人做了好事。当然,我们为经历这段历史感到光荣。”老兵们谦虚地说。
“这次旅行让老‘飞虎队\’队员们回忆起当年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历史,希望能促使两国的关系在未来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教育我们的后代继续维护好两国人民的友谊。”组织此次旅行的旅行团团长Jeffrey先生动情地说。
深情怀念:中国老朋友我们回来看你们了
2004年3月22日上午,4位年逾八旬的“飞虎队”队员和26位“飞虎队”队员家属,以及美国航空协会成员一行170余人访华。他们来到桂林,寻访当年的足迹,探访临桂秧塘机场、参观兴安美援华空军坠机残骸展览……几位耄耋老人仿佛又回到了60年前那激情澎湃的岁月……
4位“飞虎队”队员是威廉·科瑞奇、哈路德·斯诺、乔斯弗·沃特斯、戴维·汤普森,他们均来自原美空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528中队——— “蜻蜓中队”(DRAGONFLY)。60年中,他们第一次访问中国,且一回来便给桂林市赠送了“飞虎队”在桂战斗、生活纪录片《危难时刻,“飞虎队”在中国》。
他们说,为组织此次访问,旅行社在美国各大媒体上发起以“中国,我们回来了”为主题的宣传,得到热烈响应,迅速组成了170多人的庞大访问团。
知道有“飞虎队”队员访问,当时已经85岁的小山头村龙福旭老人早早在秧塘机场焦急地等待。老人20世纪40年代曾参与修建秧塘机场,与许多“飞虎队”队员有过交往,也见证过“飞虎队”的英勇与传奇。
“我记得‘飞虎队\’来的第二天就打了一场仗,有一个美国士兵的鼻子受了重伤,他现在还在吗?还有,陈将军身体还好吗?”龙福旭老人紧握着一位“飞虎队”队员的手说,“请替我向他们问好……”
面对这位中国老人,几位“飞虎队”队员激动万分。他们亲手将绣有“飞虎队”标志的帽子戴在龙福旭老人头上,将“飞虎队”和蜻蜓中队的徽标别在他的衣襟上。一位叫艾薇莱的老太太腿脚不便,但她硬是在旁人的搀扶下,步履艰难地挪上小山坡,挪到龙福旭老人跟前。原来,艾薇莱的丈夫曾是“飞虎队”地勤人员。她激动地告诉龙福旭老人“60年前,我和丈夫在十二重岩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我还会说中国话……”
在兴安县灵渠边的美国援华空军战机残骸展览馆,刚一进馆,两位年近九旬的“飞虎队”队员便低声轻唤“英雄们,战友们,我们看望你们来了!”
老“飞虎队”队员及亲友们参观“飞虎队”队员遗物、飞机残骸及有关图片,久久不愿离去。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敏)近年来,围绕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兴安县通过科技服务“三农”和企业,推进县域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据统计,仅2014年,兴安县通过申报科技项目...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