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积极推进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交流园地

桂林日报 2014-09-07 07:50 大字

□胡琳

灵渠,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积极推进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加强灵渠的保护、管理和研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彰显广西桂林这一历史文化地标,有利于推动兴安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实现兴安旅游入世,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做好灵渠保护和申遗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顺时势,应民声。

一、灵渠价值突出,申遗优势明显

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并持续使用至今,是世界古代山区越岭运河工程的杰作,也是人类文明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运河之一。该运河的概念产生自秦代先民试图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改造中国水运体系的伟大构思。在秦汉时期,灵渠的军事战略作用直接促成了秦王朝统一岭南,见证了中国文明早期扩张的历史进程。在其后两千多年的使用中,灵渠作为重要的交通运河也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原儒家文化与岭南各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充分融合,促进了中华多元统一文明的形成;同时,灵渠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等地区以及其他文明的交流和对话的历史,具有突出普遍意义。

灵渠保存真实、完整,并且在延续使用中。经专家们研究认定,灵渠的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估六条标准中的四条标准(按规定,符合其中一条即可申报)。因此,灵渠价值突出,申遗优势明显。

二、灵渠保护措施得力,申遗工作成效显著

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三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灵渠申遗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灵渠的保护列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之中,并作为世界级精品景区来打造。兴安将灵渠申遗作为全县的“天”字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努力推进。

一是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灵渠在国内外同类申遗项目中的独特性研究,为灵渠申遗出谋划策,请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和北京国文琰公司编制了《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和《灵渠保护与管理规划》,并于2014年3月底上报国家文物局;二是完成了《灵渠总体保护规划》、《秦堤维修设计方案》、《秦城遗址保护规划大纲》、《灵渠展示中心概念性规划》等编写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增加对灵渠本体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了上亿元资金用于灵渠的保护与管理,全面维修了大小天平坝面,对铧嘴进行恢复性的修复,对秦堤进行防渗补漏,对北渠进行风貌修复,对部分渠道沿岸进行排污清理等。特别是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灵渠保护管理办法》颁布,3月1日起正式实施,使得灵渠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

三、灵渠申遗工作的思考

灵渠申遗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按照世界遗产保护5C战略要求,不断分析和总结,按照申遗的时间节点和既定目标计划,扎实、有效、科学地开展工作,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加强领导。继续保持和加强在自治区领导下的区、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坚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不断克服申遗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三是坚持专家领衔,业务引领,聘请一批申遗国际科学顾问和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提升申报文本的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四是坚持科学保护,持续利用,必须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通过适度的开发利用来实现更好的保护。五是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灵渠是兴安人的,更是世界人民的。要把灵渠打扮得更加靓丽,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更好地亲近灵渠,感受灵渠,使灵渠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大公园。六是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灵渠申遗工程,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系统保护工程,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准备,尊重科学规律,摒弃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把控制、整治、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拟出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进度,只有集中力量,逐个突破,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作者系兴安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新闻推荐

载歌载舞送戏下乡 宣传四中全会精神——— 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兴安县湘漓镇江口村专场文艺演出侧记

▲来到村口田间的大舞台演出吸引了大批村民前来观看。?歌伴舞《中国大地上》。▲兴安县溶江镇石山脚文...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