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文教书:我是一个种田大户
?对于一些收割机不便收割的“小田”,盲人文教书与工人一起收割。
?9月9日,文教书在晒刚刚收割出来的稻谷。
▲文教书与他请来的工人在交流种田的乐趣。
?在稻谷授花时期,文教书用绳子赶花粉。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张玉珍文/摄
兴安县崔家乡石埠村的文教书,17岁时就因病双目失明。虽是双眼失明,但他却在37岁时开始包田种,从最初的10亩,到今年承包了420亩,包田种的数量逐年递增,种田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文教书读书不多,双眼失明前,也一直在家务农。17岁时,他突患疾病,未引起重视,导致双眼失明。
2003年,37岁的文教书偶然得知,全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500人的村,剩下不到一半的人。更可惜的是,村中很多水田,都荒废了。
“当时就觉得好可惜。”文教书觉得,对农村来讲,田就是命根子,“如果大家不愿意种,我来种。”当年,他就承包了村中10亩荒田。
盲人如何种田?如果仅靠他孤身一人,肯定心有余而力不足。文教书种田以请人为主,自己负责投资出钱,但从插秧、打药水、赶花粉到收割,他都亲力亲为。
文教书眼睛双盲,但他记忆超群,村中哪里有多少条道路,在哪里转弯,哪里有一条田埂,哪里有一条水沟……他都记得一清二楚。手机中保存的100多个电话号码,他能倒背如流。“不用查找,就可打其中任何人的号码。”
正是有了电脑般的记忆,文教书种田颇有规律。
他算准了日期,哪天该买谷种,哪天播种。每走到一块田,他就能讲出这块田多大,种了什么品种。走过一块田时,他马上能讲出“现在是另一块田了”。哪块场地晒了多少谷子,哪天卖了多少稻谷,他都铭记在心。
文教书“用心”种田,为人又谦和,他的稻谷总是供不应求。
“稻谷刚收割下田,就有老板开车等着买。”文教书说,从最初承包10亩田,到2014年承包420亩田,村里几乎所有的田都包完了,“这几年,每年收入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
种田让他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生活是越过越好。以前,他一直单身,“2012年,我终于娶回了老婆,还生了个儿子,也建起了一座三层的楼房”。
当然,文教书也不是一帆风顺。
有一年,恰逢大旱。“有20多亩田的谷子都完了,损失了10多万。”有一年,雨水过足,加上别的一些客观原因,“又损失了10多万。”文教书说,那是天灾,也怪自己应对迟缓,“后来我买回很多装备,就不怕了。”
去年以来,文教书花巨资,买回收割机、犁田机和插秧机。他说:“下一步,我还想买台小轿车开。”
听说文教书要买车开,现场的村里人几乎异口同声:盲人咋开车?
文教书哈哈大笑,然后用手抹了抹嘴巴,说:“难道不会请人帮我开?”此言一出,大家恍然大悟。
今年9月,文教书买回一台收割机,请人帮收割稻谷。
近两年来,文教书不仅买了犁田机、娶了老婆生了儿子,还建起了三层小楼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烨通讯员蒋新荣)日前,兴安镇15个村委、6个社区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已圆满完成了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自今年7月份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启动以...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